首页 在北宋當名醫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675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五歲啊,看著只有三歲孩提模樣。

這怎麼不叫顏曲月心疼。

以往她見到的孩子,都是健健康康,活潑可愛的,哪想會有這麼弱小的孩提,連光都照不得。

「我曾聽你說過,小孩子是要曬太陽的,但這孩子都不能出來屋子裡玩,能長好嗎。」顏曲月深深嘆氣。

許黟搖搖頭,對著顏曲月和老婦人解釋:「她這是癬證,不可日浴,不然會危及性命。」

古時候沒有過敏的說法,一般將過敏的症狀是叫「風疹」和「癬」,而日曬後出現紅疹、發腫和燒癢等情況,亦是紫外線過敏的表症。

「能化解?」顏曲月驚呼問他。

許黟說道:「此病不能醫,只能因人而異,在出現症狀時用藥物緩解。」

說著,他就想起一種叫馬齒莧的野菜。

馬齒莧不止可當做野菜食用,它也是味藥材,而且還是治療紫外線過敏的常見中藥材。

山谷氣候濕潤,很適合馬齒莧生長,這個時候山腳下應該有不少。

果然聽許黟如此描述,老婦人就知道這馬齒莧是他們經常挖來吃的野菜,難怪娃兒有時候發病,時嚴重時好得快,這都是跟那天有沒有吃馬齒莧有關。

「若是起了紅疹,用這馬齒莧煮湯內服,連服五日,可治好。」許黟看向老婦人,「素日裡,也可給娃兒餵些馬齒莧湯,如此話,酉時太陽快下山時,可出來走動。」

老婦人聞此,感激涕零,抱著小女孩就要跪地感謝。

許黟眼疾手快,在她跪下前攔住了她:「阿嬤不可,這時節正有馬齒莧,阿嬤你這些日子多采些回來,多出來的曬乾存放著,到了冬日時也能用上。」

老婦人急忙點頭:「聽客的。」

……

申時首刻,服用了雷丸散的峽民中,有人起反應了。

初開始,他只覺得肚子脹疼難受,心裡慌張地來尋許黟說了情況。

許黟為他診脈後,叫來阿卓耳和阿旭阿錦,讓他們也為他診脈判斷。這時,這青壯的脈象,和早些時候已然不同,許黟要他們知道的,就是這脈象的瞬息變化。

「七情六慾,動與靜,都能引得脈象出現偏差。」許黟認真授課,「這時,就該將每個時辰的脈象記下來,以此來辯證。」

說罷,就問阿卓耳,可瞧出什麼來。

阿卓耳青澀的眉宇緊皺,思索片刻,他震驚地瞪大眼睛說道:「他的脈象弦而緊,肚子還有咕嚕嚕的叫聲,這是肚子裡有蟲子在動?!」

「對,他肚子裡有蟲。」許黟篤定地回答他。

眾人聞言,齊齊都看向青壯的肚子。

青壯被看得面紅耳赤,又驚恐萬分……

他、他肚子裡……有蟲!

那是不是等一會兒,這蟲子就要從他嘴裡吐出來了?

第224章

許黟和阿卓耳要觀察他後面的症狀, 先讓他留在屋裡歇息。

青壯峽民後怕地咽口水,七尺大漢這會縮成一團,可憐無助地蹲坐在小蓆子上面。

反倒是許黟和阿卓耳沒那麼擔憂。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