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剛安頓下來,楚大人就帶著司徒銘希在巡撫大人的帶領下,來到了林燁的辦公地點。
那一夥子山匪派了人追查,但沒有抓到那伙人,沒什麼進度,所以欽差打算一邊等一邊執行第二個任務。
而銅礦相關事宜是林燁牽頭,他要看相關文書卷宗,林燁十分配合,資料他都整理好了,裝了滿滿一箱。
裡面口供、卷宗分門別類歸置好,看上去十分清晰。
不過這些資料,沒有超出銅礦之事的範圍,其他的東西在楚大人開口、林燁觀察下結論之前,他不會主動送上去。
這一箱的資料,足夠他們看一段時間了。
而看了這一箱的資料以後,楚大人感覺通身舒暢,第一回不覺得看到這麼多文書眼花,這麼有條理、證據齊全的資料,看著就覺得賞心悅目。
如果這是他的副手那就好了——這個可惜的想法一閃而過,就被他丟到了腦後,他何德何能,能擁有這麼一個從三品的副手?等小林大人回京,多半就是同級了。
這份卷宗司徒銘希也能看,他一開始看的時候還沒什麼感覺,但當他們又拿到了南疆其他官員手裡的資料,對比以後發現了顯著差距。
他看的眼睛疼,提取的信息有限,有些還語焉不詳,要自己注意有沒有陷阱,或者是內情。
他們是欽差,代表著太上皇、皇上的意志來巡視,他們要看他們的政績,大家表面都配合,但這當然不可能都是真實的。
對自己不利、有害的部分沒有人會傻的主動露出來。
他們表面配合,但實際有諸多理由,比如說資料還在整理,比較雜亂,只能先提供部分,或者乾脆一拖再拖,他們未必敢作假,但只要隱瞞部分關鍵信息,或者故意用過時的舊資料數據,就可以讓欽差無法得知最真實的內容。
這就要看欽差的本事了。
有些東西是南安郡王府不樂意讓欽差看到的,但巡撫大人和林燁怎麼會同意呢?
隨後他就收到了司徒銘希讓人送來的匣子。
這個匣子是他出發之前做的順水人情,問林家有沒有什麼要帶的東西,然後就有了這個匣子。
這裡面就有安安口述,林黛玉拿筆寫下的家書。林黛玉完全是以小孩的口吻寫下的,原話怎麼說,她就怎麼寫,她還會附上旁白,比如說安安說話時的神情動作,還有一些額外的補充,把他們寫信時的場景通過文字具現到他們眼前。
林燁看了許久,在孩子的身上,時間好像過得這麼快,恍惚中安安還是那個牙牙學語的孩子,現在他都已經能說會道了。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