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嘆完之後就剩一個問題:什麼時候能修到他們那?
有這個想法的還有那些外地人,隨便走進一間茶館就能聽到相關的議論:「這路只修京城嗎?」
「京城的路是該走,但我們那邊的路也要修吧,我們那地方勾連三省。」
「要是你們那裡要修,我們那更該修,我們是進京的門面,這門面的重要性不用我多說吧。」
「要我說我們那才是最應該修的,我們那路連著北防,要是北邊蠻族犯邊,有這麼一條路,運兵、運糧都能省大力氣。」
……
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這也是朝中官員熱議的話題,京官是在京城做官,但他們的家鄉可不一定是京城,如果他們能為老家爭取修路,少不得在家鄉的名望要再上一個台階。
除了這些為了家鄉謀福利的,還有武將們從邊防、駐兵角度提出的修路,官員們為了政績想要修的商路……
皇上不想修嗎?
他覺得這些人說的都有道理,但要修這麼多路,銀子從哪裡來?
他只能忍著心痛,分輕重緩急,慢慢來。
*
忙碌中時間過得特別快,匆匆又過了一年,這一年,林燁二十五,賈寶玉十六,他今年要下場了,他不想去。
自家人知自家事,他能考中的機率不高,但老太太和太太的眼淚以及老爺高高舉起的板子讓他沒有拒絕的餘地,他只能包袱款款的帶著人南下去了金陵,他這一去,林燁又想起來了賈蓉和秦可卿,他們還在金陵,看起來賈珍沒有讓他們回來的意思,而是就讓他們在那邊打理族產和田莊。
聽說在道觀里的賈敬還讓人去指點他如何做好一個少族長,這點也算是蝴蝶翅膀了,秦可卿沒有去世,賈敬他到現在也還在道觀里好好活著,不過寧國府的情況確實不太好。
到了這時候,賈珍也不會再抱有別人能上位的可能,只是上了的船想下來沒那麼容易,他到如今也是後悔,當初應該和榮國府一起把欠了的銀子給還了,他當時抱有僥倖心理,沒在國庫空虛最需要這筆銀子的時候還,就這一僥倖,他的錢照舊沒了,欠條還沒銷,自己被綁的更深了,所以才想找林燁給他想辦法。
賈敏還關注著賈寶玉的情況,在出發之前,賈敏拿了寶玉的文章問兒子他能中的可能性,林燁看了以後搖頭,什麼話都沒說,賈敏就知道兒子的意思了,她嘆了一口氣:「我猜到了。」
但這話她不可能回娘家說,一個不好還以為她是在詛咒寶玉,看不得他好。
「要是他不中,不知道榮國府會不會給他定親?」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