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一介匹婦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92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惠妃一聽賢宗皇帝的話,不樂意,嗔道:「慕青一個人不知道被什麼人扔到野外,要不是慕青的養父把慕青撿回家,不見養大成人,還教了一身過硬的刀法,而且還識字,雖然寫的不咋的,但這已經是天大的幸運了。你可不能不知足,逼迫我們女兒學什麼詩詞歌賦。」

「我沒有別的意思,我就是擔心將來慕青公布身份之後,那些世家大族見慕青不懂詩詞歌賦,琴棋書畫,笑話慕青。」賢宗皇帝解釋說道,畢竟這些都是做為公主從小就應該學習的。皇家典範和規矩很嚴,他不希望慕青受到別人的詬病。

惠妃搖搖頭,才不管那些,說道:「詩詞歌賦就免了,琴棋書畫裡面的象棋,慕青非常擅長。誰要是詆毀慕青,那好啊,來啊,先和我家慕青打一架,打贏了再說。那個什麼詩詞歌賦需要十幾年的積累,我家女兒練得一身武功難道就不是十幾年之功啊!尺有所長,寸有所短,誰都不是萬能的。要說那些年一些詩詞歌賦,就能讓那些虎視眈眈我們大宇朝的人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別說慕青要學習那個什麼詩詞歌賦,我這個半老徐娘也跟著學。」

賢宗皇帝看這樣一臉憤慨的惠妃,搖搖頭,怎麼說都是她的理,反正惠兒是想把慕青寵上天了。誰要是和慕青過不去,就是和我過不去。只要說到有關母親的事情,則惠兒就像炸了毛的似的,準備隨時隨地維護慕青,對慕青好得,他都有點嫉妒。

「你啊,這不就是我們兩個在這裡說說嘛,不要激動,不要激動。慕青那麼大的一個人了,知道該怎麼處理以後的事情,知道該怎麼做對得起她的身份。你也看到了,之前慕青只是一個鄉野丫頭,根本不懂什麼宮廷禮儀,頂多只是一些江湖禮儀,但是現在你也看到了,她不管是在朝堂上,還是在後宮出入,從沒有出半點錯誤。我曾經向去青山縣傳旨的李公問詢,原來慕青一路上不停地向他請教一些必要的宮廷禮儀和朝臣之間的禮儀。由此可見,慕青是一個知道輕重的孩子,我們不要為她擔心,你也不要激動了!」原本擔憂的人是賢宗皇帝,經惠妃這麼一鬧,反而要皇帝安慰惠妃了。

☆、第一百九十一章啟程(一)

假期過去了,匈奴試使者卡南從真英大汗那裡面,得到確定恢復,就答應了大宇朝的所有要求。之所以這麼迫切,是因為真英大汗的膽氣已經被完全弄沒了,現在怕死的要命,一天也不想在這裡多待。

「卡南拜見天朝皇帝!我代表匈奴國接受大宇朝的所有條件,只不過我們現在沒有那麼多錢,不能把全部的戰士贖回去。我們現在只能先贖回貴族和將領以及一部分的士兵,剩下的等明年再贖回。我們也有一個條件,就是想和大宇朝在邊界通商,互相允許對方的商人進行貿易,互惠互利。」卡南跪拜在地上,「這樣我們就可以買到大宇朝的茶葉絲綢瓷器,大宇朝也可以買到我們的牛羊和毛皮,希望天朝皇帝能夠答應我們的殷切希望。

這件事情,賢宗皇帝都知道,所以也是做做樣子,訓示了一番,說道:「准奏,我們本事鄰邦,就應該和睦相處,讓兩國老百姓不再受戰火傷害。希望匈奴國上下痛改前非,不要再想著要發動不義之戰。如若再犯,朕就不會放過你們,等你滅國吧!」

卡南能夠聽出賢宗皇帝話里的堅決,他完全相信有這種可能。因為從這一站之後,大宇朝和以前不一樣了,拋開了虛榮,想到是更多實際的利益。這樣的改變,對於匈奴以及周邊蠢蠢欲動的小國來說,不是好事,而這一切的改變都是因為一個人,那就是鐵幕青。

「小臣一定會把天朝皇帝的話,帶給大王。」卡南恭敬說道,面色不定。

卡南下去之後,鐵幕青帶軍會青山縣的事情提上了日程,三皇子宇彥德留京,不再回青山縣。在京都獻俘的人,準備送到嶺南開地。這次鐵幕青押送匈奴貴族和將領一起回青山縣。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