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思危頓時雙目明亮,胡巧英擁有難得的企業家必須具備的高敏度感。
「當然是後者。」林思危道。
「那你們這些產品,不行。」胡巧英指著不遠處一大片密密麻麻的低矮房屋,「這裡以前是眾多工廠所在,昨天開車經過時,我特意留意過,裡面有些機械廠、五金廠,規模幾乎和我當年離開前沒有任何變化。知道為什麼嗎?」
他想說的自然不是什麼歷史進程的耽擱。
林思危知道他想表達什麼,她撩開被風吹亂的長髮,眨眨眼睛:「我來猜一猜,大概是因為技術含量低,市場穩定,他們不需要有進取心,只要按著多年來形成習慣的生活方式去設計企業經營,他們就能生存很久。
「但,只是生存。
「它們很難強大,更難鮮活。」
胡巧英眼中透露出欣賞,看來巧月如此推崇自己的寶貝孫女,的確有她的自信。
「所以你那個校辦工廠也一樣,產品老舊、不成系列,東一榔頭西一棒,很難讓人有進取心。」
林思危笑道:「其實我早就有了想法。我們學校這個廠子,我要生產國內最好的啤酒。」
「哦?」胡巧英不由眯起眼睛,重新打量這個小姑娘,「據我所知,國內都不流行喝啤酒。」
昨天歡迎宴會的確沒有啤酒。
啤酒在當年社會就是這麼尷尬,一方面它是舶來品,聽上去很時髦很新潮,另一方面國人沒有喝啤酒的習慣,也形成不了這樣的習慣,對它的尊重就僅限於「時髦和新潮」,簡單說,壓根沒有喝啤酒的氛圍。
林思危卻道:「不流行,生產能力才弱,競爭才小,誰敢出頭當先,誰就能接住這第一波流量。」
「流量……」胡巧英玩味著這個詞,聽懂了林思危的意思。
「剛剛你說,你的想法?你才十八歲,你的想法,能在你們校辦工廠實現?」
問得犀利。
林思危自信滿滿:「不瞞爺爺說,我們廠目前才三個人,我負責日常工作,可以理解為常務負責人。接下來有大量工作要做,最重要的有兩樁,研發,和招工。」
三個人,胡巧英都被逗笑了。
但笑完後,他心裡也佩服。光從林思危的那些談吐,他就能聽出來絕不是吹牛,甚至他覺得林思危有一種這裡的人並不具備的、自成體系的籌謀。
她會成功的。
「這一面能看到魚骨巷。」莊音蓉的聲音響起。
他們終於順著圍廊轉到了這邊。
「你們在聊什麼?」胡幸之見一老一少倚著欄杆聊這麼久,也覺得新鮮。
胡巧英意味深長:「聽她說校辦工廠,有空的話我都想去看看了。」
莊音蓉對這些不感興趣,她還沉浸在「看見魚骨巷」的興奮中,拉著丁翰文說他們莊家老宅在魚骨巷,不過當年他們走時全部賣掉了,不像陽川路,現在還能都發還回來。
說著說著,莊音蓉有些惋惜了,遙望魚骨巷,輕輕嘆息:「當年魚骨巷住的全是書香門第,當我們莊家就出過兩個狀元,五個進士。」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