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的金山灣小學和中學並不在一起,中間還隔了一個海鮮批發市場。唯一的相同之處,就是比較破舊,而且面積不大。
小學有四百多人,初中有兩百多人,因為大部分都是金山灣的小學升上去的,全部加起來有八百人。
如果在原址上建造,不僅耽誤學生們的學習,而且還不能建造好的學校,於是兩個校長和金山灣的村委,以及楊志剛和韓小蕊聯名給區政府上報,建造新學校。
區政府的領導們一看,這是好事情啊!
現在初中和小學,周圍都是工廠,學校在其中也不好。
把學校規劃到金山灣北部,有一片空地,有點低洼,但很大。
原來的地方,改成工業用地,一舉兩得。
當得知要在金山灣北部建造小學,劉支書韓小蕊當然贊同,因為村子離學校很近。
有人的地方,才興旺,這是所有人的共識。
本來這塊地方,只準備給一半,用於建造學校。
但韓小蕊的一句話,讓劉支書和兩位校長一個激靈,竭盡全力把那片地全部爭取下來了。
第302章 大動作
韓小蕊笑道:「劉伯伯,楊叔,您看咱們金山灣,除了捕撈,養殖,幾乎沒有其他的產業。」
「大部分人不從事這些行業,就只能去其他地方私企打工,賺錢還行,但談不上多。」
「隨著以後禁漁期,還有一些保護政策和發展政策,金山灣的這些傳統的行業一定會受到影響。」
「咱們先辦小學初中,稍後有條件了辦高中,咱們把學校建好,而且還是雙語的,必然能吸引越來越多的人報考咱們這邊的學校。」
「有人的地方,就有發展。咱們把學校建好,吸引更多的人來這邊讀書,也能帶動當地的經濟。」
劉支書想想,覺得有道理,「有道理啊!地方大點才好呢,可以當做儲備用地,用於以後擴展。地勢低洼,咱們可以先把原地挖土,先把小學和初中的地方墊起來,把小學和初中蓋起來,高中以後再說。」
「留下來的坑,咱們可以用來養魚,或者種植荷花,還可以發展旅遊業。到了周末,城裡的人過來遊玩。門口的一片地方,全部蓋成三層商鋪,到時候村里優先購買,限購一套。儘量帶動我們金山灣的發展。」
楊志剛附和,「有這麼多的好處,劉哥,你多費心,把這些都跑下來。」
「好,我知道了。」劉支書鬥志昂揚,非常有幹勁,準備把這些事情全部都干成了。
為了更有說服力,直接找當初給韓小蕊蓋新養殖場的國有建築公司。
徐主任現在可喜歡跟私人企業做生意,不拖欠款子,回款比國有的快。
一聽說這邊要建造小學和初中,留有高中備用地,以及公園和池塘,這是個大項目,立即帶人來勘察。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