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但是得加錢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6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因為我沒有把日記本帶在身邊,沒辦法掏出日記找到關於他的那一段記憶再跟他對線。

老楊不知道我的這一系列心理變化,只想為自己的名譽正名,把照片遞到我眼皮底下:「你看看,是不是很像?」

我接過來仔細地看了看。

這是一張一家三口的全家福照片,背景是八九十年代照相館常見的簡陋布景。裡面的年輕男人濃眉大眼,依稀可以看出老楊的影子,抱著一個七八月大的嬰兒笑得見牙不見眼。女人二十四五歲的樣子,梳著兩個麻花辮,幸福地依偎在老楊的一個肩膀上。

那個女人果然長得跟我有七八分像。

照片右邊豎行題了時間地點:「一九八六年十月於北京」。

我忽然鬆了一口氣。一九八六年,老伍才兩歲,時時刻刻都離不開人照顧,我想偷懶歇一歇都不能夠,不可能忙裡偷閒地從嵩山跑到北京跟人談個戀愛,成個家。

這個女人絕對不可能是我。剛早上跟秦嘉守說到撞臉,這不就來了嗎。

我感到一陣輕鬆,語氣也鬆快起來:「確實很像,楊老,哪天您介紹一下您太太給我認識,長得這麼像,也是有緣分。」

「我愛人十五年前就沒啦。」老楊這麼說的時候很平靜,「胃癌走的。」

我低聲說了句「抱歉」。

老楊說:「沒什麼,到了我這個年紀,都看開了,生老病死,輪到的時候誰也逃不了。」

他把妻子的照片看了又看,珍重地放回錢包里:「只可惜我年紀大了,越來越糊塗,快要記不得她的樣子嘍。」

第16章 十里八鄉的俊後生

有了老楊這個隊友,我演房托的底氣足了幾分。

沙盤轉一圈,樣板間轉一圈,四個人走走停停,不知不覺間已經11點了。Alex給秦嘉守發了消息,讓我們幾個先上去,分批吃盒飯。

打包好的盒飯整整齊齊地碼放在保溫箱裡。包裝盒倒是很精緻,每個盒子上還系了一根絲帶,就是量太少了點,盒子打開一葷一素一小撮米飯。葷菜是香菇滑雞,雞肉三四粒,埋在香菇和生薑塊間;素菜是清炒西藍花,統共就七小朵,我數了,再沒有多的了。

這個量,估計只有胃口小的女生能吃飽。

秦嘉守愣了一下,問:「這就是包的盒飯?只有這點?」

Alex指了指另外一個沒打開的保溫箱:「米飯管夠。」

我心想不愧是免費的午飯,成本能壓就壓。

我們在會議室里找了個角落坐下開始吃午飯。香菇滑雞重油重鹽,滿口都是調料味,也辨不出食材新不新鮮;西藍花煮過了頭,或許就是上一頓沒賣完復熱的,已經發黃了,軟塌塌的沒有絲毫口感可言。

這對於我這種經歷過困難時期的人根本不是難事,相比吃糠咽菜,這好歹是大米飯。老楊應該跟我很有共鳴,他也是那個年代過來的。他多要了一盒白米飯,把湯汁澆在上面,吃得很香。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