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仅仅三日而已,夏州口内部被关住的百姓已经有小半染上了瘟疫,现在情势并不容乐观,尽管孟昭及时关闭了城门,却也不代表外面便安全了,一切都在观察,监察使的队伍和西北州牧等高管第一时间退离了夏州口及周边,只留下了夏州口的官兵、工部诸位大人和孟昭她的队伍在那边,现在估摸着已经在商量过了观察期确定外头没有瘟疫之后要不要烧了夏州口以防瘟疫扩散了。
西北辽阔宽广且人员并不密集,这是好事也是坏事,好事是传播不会那么快,坏事是但凡有一个染了瘟疫的逃进四通八达的深山老林基本抓不到,谁也不知道他会穿过这片林子进那一座城。
所以夏州口现在形成了三道关口,第一道是夏州口的城门,第二道是流民居住的营账,第三道是西北州牧并监察使队伍退后的区域,再往后便是夏州口旁的雍城,现如今已经只准出不准进了。
对于西北的愿意前去治疫的大夫,他们倒是一万个欢迎。
傅雅仪在汤加山顶上目送那辆低调的马车远行,身后的余姝打着遮阳的油纸伞前来,站在她身侧,待马车成了个小点,再也看不见,她才缓声说道:“夫人,我们也走吗?”
傅雅仪颔首,“人音她们可准备好了?”
余姝:“都准备好了,现在就能走,轻装简行,不出三日便能到雍城。”
傅雅仪:“好,走吧。”
待两人下山,林人音和元霰已经在山脚等准备了,蓄势待发。
傅雅仪和余姝上马,没说什么,一扬马鞭也朝前驶去。
在前几日她们便已经定下了要去一趟雍城。
傅雅仪和余姝为了将这事捅到中央好好儿的利用了魏清弭一回,可也是这一回迟早会带来些影响。
傅雅仪并不觉得魏清弭会让夏州口的事好好儿施行下去。
前段时日魏清弭又借蜀南王之手向傅氏订购了一批热武器,能够普及的军队远超她上一次订购的武器量。
傅雅仪作为武器商人,对兵将人数的计算深入骨髓,蕃南王分蕃时,领多少兵能养多少兵是有定量的,一旦超出便显示了一种不太好的预警。尤其在魏清弭显而易见与中央关系并不好的前提下,她肯定不可能是皇帝授权赠兵的,那便只能暴露她的狼子野心。
而因为在她造反时便相当于将傅雅仪拉上了同一条船,互相握着把柄,所以她肆无忌惮向傅雅仪下单,毫不顾忌傅雅仪是不是可以举报她。
所以傅雅仪料定,这件能够让皇帝失去威信的事里,魏清弭绝对不会让它这么轻易结束,少不了要浑水摸鱼什么的。
起初她们担心魏清弭会在水患结束时股鼓动百姓,可是很显然,她还不曾如此丧心病狂,城里城外都审问过,闯关的百姓不是谁的部下,也不是任何人安插的人,就是单纯的已经无法再忍受这一切的百姓。
那这就说明魏语璇还没有出手,又或者已经出手,后果还没有显露,所以傅雅仪才决定直接亲自前往雍城,以防万一。
要是因为魏清弭做了点什么,导致孟昭折在里头,那才是真的损失惨重。
傅雅仪并不怀疑山意和西北各个有良心的大夫的能力,这么多人,总有一日会让这场病疫消失,这只是时间问题,起码她是这么相信的。
她与余姝带入魏清弭后做了许多猜测,当她们是魏清弭时要如何在这场灾祸中捣乱,以做到令龙椅上至高无上的皇帝引起百姓们的恐慌。
其中的揣测很多,无法确定具体的事件,所以干脆直接前往雍城,无论魏清弭出什么招都方便她们迎战。
几人怕浪费颇多时间,日夜兼程,只花了两天半便到了雍城之中。
雍城的西城口正有人排队离城,而进城口却基本没什么人。
雍城离夏州口太近,疫病传来此处的可能最大,要赶紧离去也没什么可奇怪的,反而是她们四个逆行的人要引人注意些。
有抱着小女儿和全副家当往外逃的大娘见着了四人,犹豫片刻后才劝道:“你们是要进城吗?现在不是进城的好时候。”
几人对视一眼,余姝面上便迭起了笑,好奇问道:“为什么现在不是进城的好时候啊?夏州口不是都被封住了吗?雍城应该是安全的才对。”
大娘用乡话低低嘟囔了几句,大概是骂老天爷的话,等自己发泄完了这才对余姝压低声音说道:“安全什么啊?说是州牧和监察使都在前线,实际上城里早就有谣言,那些官老爷都自己逃了,甚至已经逃到更西边去了,我们再留在这里不是等死吗?谁知道什么时候就控制不住直接蔓延过来了。”
', '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