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傅雅仪一只手捏着烟斗另一只手在墙面上几处隔空点了点。
西南蕃南江州皆脱离朝廷掌控,余羡今日能出现在这里那便说明江浙一带出事也是迟早的,若那头局势不明她不会轻易离开江南,留给淮安傅氏一脉做选择的时间不多了,一旦江南也反叛,淮安便会被三面夹击,要么同样反了这天子,要么被夹断在此被江州蕃南与江浙瓜分。
她倒是希望她母亲那一脉能抓住时机,
傅雅仪眼底带着点漫不经心的笑,眸光闪烁。
在这个乱世,她也想要在东部沿海地区分一杯羹,掌控点主动权啊。
可以猜猜傅女士要做什么
ps:傅女士是不可能称帝参与争霸的
第142章 专业
拥繁二十九年十一月末,是整个魏国史上都该有浓墨重彩一笔的一段时间。
短短四个月,经过了西南叛乱、江州叛乱后江南世族拿出了头顶天子故意散播五石散,毁人体魄的证据。
这不是什么普通的百姓或黑心商贩又或者是邪\\教头目,而是头顶高高在上的帝王,该在普通百姓的眼底具有无限威严,高深莫测的帝王。
他可以是爱民如子的,也可以是高高在上的,就不应该是能做出这种手段的人。
五石散的危害这些年尽数显露,它已经从上层士族潜移默化的传播到了下层百姓中,它令人丧失了活力,形如朽木,也让普通人家丧失了劳动力。
这些年,五石散为江南无数普通百姓所痛恨。
而到了如今,告知他们五石散是高高在上的皇帝为了削弱江南世族而下的狠招,谁能不感到胆寒?
他们想不通,皇帝在妄图解决世族前,是否思考过这些东西同样会害得无数普通百姓家破人亡。
当然,世道大概也没有让他们想通的时间了,因为自这一消息蔓延扩散,整个江南一带哗然,向来平静富庶的水乡也逐渐失去了控制,甚至因为江南士族们同样收到了五石散的荼毒而格外齐心一致的将矛头对准了朝廷与皇帝。
江南不算乱,却也少了对朝廷的那一份忠心,江浙一带的知府大多是北方人,发布的政令说的话在强权下大多数百姓依旧会听,可若是少了强兵镇压,大部分举措都再难实施下去,毕竟江南百姓们杯弓蛇影起来,生怕哪一项举措又是上头不顾百姓安危来害人的。
朝廷吵翻了天,这样不光彩的事皇帝自然不会在朝堂上说出口,派的是他手下的龙王羽和身旁的大伴前去悄悄做的,完全知晓此事的也不过完全忠于他的几位近臣罢了。
此事从何传出尚且是个问题,关键是为何会如此证据确凿。
当初皇帝做下此事自然不可能那样光明正大,五石散这种东西在江南一带甚至还改名换姓伪装成了福康膏,经由商人带入,要价极高,吸引虚荣又喜好豪掷千金的纨绔子弟上钩,形成潮流后降价,荼毒了无数人,直到拥繁十六年才民间的大夫确认为这是变种的五石散。
可惜那时并没有什么人相信,并且因为养成瘾的富贵子弟太多,且多数颇为纨绔,该吃接着吃,甚至还将这种风尚传到了民间。
按理来说,这些事做的神不知鬼不觉,就算被人知晓了那也该寻不到源头。
更何况,这么多年,五石散只在江南一地流行,朝中的人又不是傻子,怎么会瞧不出问题呢?
只是京都是北方士子的主场,自先帝起,南北士子便从未融合过,矛盾愈演愈烈,在京都这种北方士子的主场里南方士子被压得抬不起头来,哪怕发现了问题知道其中有鬼也无法出头。
这么多年来少数的几次有踏实肯干的官员专门寻访了江南等地,陈述福康膏的危害,并举例前朝五石散造成的结果妄图朝廷出手制止,最终也不过是被轻轻放下罢了。
问就是永远有更加重要的事要用钱用人,江南的纨绔子弟们吃点福康膏严重不到那个程度,连《五石散服功体弱注》这种颇为厉害的书籍都被当成了手纸,所以这件事一直都影响很小,近些年也没什么人提起了。
无论南北的官员都能看出来,朝廷对江南一地的期待便是既要有钱又不能有权,那是魏国最富庶的地区,魏国十之二三的税款出自此处,正是因为过于富庶,多朝设都于江南一带,加之宗姓颇为牢固,哪怕自几百年前世家大族名义上早被杀尽,可这般富庶之地供养出来的累世家族依旧不输于前几朝的世家之威,要将开国时官员大多出自南方扭转过来只能增强北方士子们的势力,便是如此几代下来,北方士子逐渐成形,南方除了富得一如既往,地位下降了太多。 ', ' ')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