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鸾鸾有一番乔装打扮过来的,她面上抹得黝黑,几乎看不出真容,一坐下先是感觉凳子发热,好奇的问了一声傅雅仪可是刚刚和谁坐过,没得到傅雅仪的回答反而得到了一杯茶水后也没追问,只端起一口饮尽,随即说道:“你让我打探这里用于海运的船大多是什么技术,主要运往哪些地方送什么东西,价值几何,风险几何,我只打听到了几个。”
“造船技术是人家的命.根.子,不告诉我,要探出来得用点别的手段,还要几日时间。”
“涟水的船主要运往交趾、爪哇、苏门答腊国等南洋地方,最远可以到天竺,货物大多是陶瓷、玉器、丝绸、茶叶等物,很是畅销,自魏国带过去,能卖出五到十倍的利润,沿海的路线这些年趟得挺熟了,死伤者越来越少,只偶尔会在海浪下翻船,不过只要翻船,基本上一整船的人都没了。”
傅雅仪应了声好,她抬眸看了眼港口旁停得密密麻麻的船只。
魏国禁海力度并不大,尤其打东瀛打赢之后,国家对出海是持鼓励态度的。
只是倭寇并非一次就能铲除,这么些年来,随着海运的发展倭寇也越来越熟悉海上的富商们的路线,打劫得越来越频繁。
这也导致这一朝明明鼓励海运,却偏偏到了现在只有江南淮安蕃南几个大如涟水度汕之类的大港口能有这些货船远赴海外,其它地方大多只到东瀛打止,有的地方甚至因为不想面对倭寇干脆不出海,就在沿海打鱼,港口荒废成为鱼村。
明明海外售货是一场暴利行动,却因为天灾人祸双至导致大多数靠海吃饭的人不敢出海,而那些不信邪撞着胆子想吃利的要么已经葬身海中,要么已经搏成了如今的海上巨上,南北路线皆被打通,生意越做越大。
而现如今海上贸易已经颇为复杂,商人格局定型,很少再能有崛起的海上商人。
“傅大当家,”鸾鸾见她看着海面出神,提醒道:“不是我说,你虽然在西北很厉害,但是在淮安一带还没建起势力来,有道是强龙不压地头蛇,你若是想发展生意走海运怕是有些难。”
因为现在除了倭寇和海带来的危险,还有“自己人”带来的危险,海上商人内部颇为复杂,甚至有的和倭寇海盗达成了合作,就是为了拦截新人崛起,侵占他们的利益,为了钱什么事做不出来。
这等恶事鸾鸾在海边打听时入耳的便有三四桩。
“我并未如此想,”傅雅仪指尖轻轻点着桌面,缓缓说道:“今日先回去吧。”
远方的海面已经被头顶的落日映红,仿若燃起的一把烈火,连带着盯着落日的傅雅仪眼底也多了这样一把火,无人瞧得出她心底究竟在想什么,只能瞧见她唇角勾了勾,似多了一抹颇为玩味的笑,待鸾鸾眨一下眼,那抹笑又消失了,只剩下傅雅仪冷淡的脸。
两人起身向外走去,茶摊娘子过来收拾东西,她看了一眼傅雅仪的背影,待手碰到杯子时又察觉不对,摩挲了一下杯底,摸到了一张字条,展开后是自带凌赫威势的字迹。
——丑时一刻。
夜半打更人的更锣响起时道路两旁的树上时不时有正在打瞌睡的飞鸟被惊醒,扑棱着翅膀飞去另一只树梢上。
“丑时已到——”
打更人的声音穿透性极强,在这落敏巷中能响很远,远到傅雅仪刚刚到了巷头便能听着余音。
她穿了身黑色的衣裳,整个人仿佛都快没入了夜色中,贴着墙根走二十八步,很快就到了傅府门前。
傅府内住了几百人,颇为庞大,光是角门便有七八扇,唯有这一扇,是傅雅仪所熟悉的。
淮安李氏一族遭逢大难,她被送来傅府时,只走了这扇门。
待到她离开时走的依旧是这扇门。
这里是个僻静地,平日里基本没有人来,待她走到那扇门前,甚至没有关紧,稍微一推便能打开。
门后有一人留守,是个沉默寡言的憨厚长相,见着了傅雅仪这么堂而皇之的进门也没有慌乱,只静静看了她一眼后低声说:“请表小姐随我来。”
傅雅仪对表小姐这个称呼不置可否,跟在她身后迅速进了二房的地界,又有另一个嬷嬷前来接引,见着了傅雅仪微微一愣,竟然有些失神。
傅雅仪只扬眉笑笑,“不走了?”
嬷嬷回过神来,眼角不知怎么有些湿润,连忙回答道:“走走,姑娘请跟我来,老太君和夫人都在等您。”
二房的门庭颇为雅致,却也能看出在整个傅府中地位不高,占地不大,除了品味不错,甚至可以说还没傅雅仪自己购置的府宅大。
姑姑:怎么个事儿?我是你们家族play的一环呗? ', ' ')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