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梳妝丫鬟是皇后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40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二是,國公爺這種正直的蠢貨,絕不可能同意玷污兒子的名字,在他看來,兒子名聲就是國公府名聲,就是這個他守護了半輩子的景朝的名聲。他不想給皇上丟臉。

所以,徐尚書跳過國公爺,直接進院子裡,單獨找妹妹密談,直至天亮。

兩人決定了,小兒子從此就是,紈絝混帳。

這輩子都學不會任何書籍、每天只知道吃喝玩樂;這輩子都不會考取任何功名,只會伸手找爹媽要錢、啃爹啃娘啃哥哥;這輩子都不會懂任何禮儀,只知道打架砸人、當個流氓調戲女人;這輩子都不會娶好人家的女兒,只會在煙花風月之地打滾。

所以,等國公爺拜託徐尚書管管小兒子時,他怎麼可能同意插手管呢。

這也是次子破爛的名聲傳遍都城、甚至傳遍景朝的原因。

只有這樣,才可以讓上頭放心,才可以讓自己放心,才可以保一家平安。

畢竟人性經不起考驗。

至於小兒子知不知道這件事,他知道的。

等他長到四歲,論年紀到了世家公子們普遍進學堂的時候,徐二娘、徐尚書就把次子帶到偏僻無人的柴房,來了一場三人會談。

第22章 第 22 章

「兒啊,咱們家與旁人不同,你不能去學堂,聽話啊。」

「為什麼,娘?不管、我不管,他們都去,我也要去!」

區區四歲,能聽得懂多少呢,撒潑打滾地要和小夥伴去學堂,他還以為這是另外一種形式地出去玩耍。

當父母的總拗不過孩子。

扶著額頭,嘆息著還是把次子送進了學堂。

即使耳提面命,小孩子終究不太會藏拙,在六歲那年,小兒子在學堂詩詞考核中,展露頭角,一舉拿下第一,出盡了風頭。

徐尚書在上朝時,同朝官員紛紛拱手向他賀喜,侄子如此有出息,國公府後繼有人啊。

徐尚書連連擺手應道只是湊巧,官袍里的內襯都被汗打濕了。

就連徐二娘這種居於宅中的婦人,都在夫人聚會上,聽到了含酸帶妒的打探。

聽得她心裡一陣一陣地發涼。

聚會一散,徐二娘就給學堂的山長去了信,硬生生斷了次子求學之路。

從此,國公府次子再也沒在都城傳出過任何好名聲。

但徐二娘還是很疼愛自己的兒子的,私底下和哥哥一起精心培養次子的一言一行,力保他不會長歪。

所以才有了這麼個,在外為非作歹、回家乖乖吃飯的國公府小少爺。

短短几秒,徐二娘的腦海里閃過無數回憶。

抱著熱茶碗的手,越捏越緊,指尖都發了白。

但這一切都在國公爺洪亮的大嗓門中瓦解: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