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假千金與窮書生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35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老實說,身為人父,見自家兒子弱冠多年而不肯成親,心中並非沒有不安,但還遠沒有離譜到如裴武帝一般地步。

「應當不是……」陳祭酒斟酌著說辭,委婉道,「不遜審案向來激進,此次也不過是多惹了些人,皇上不必在意。」

裴武帝險些氣得暴起,什麼叫也不過是多惹了些人,滿朝文武被卷進去風波里的,足有四分之一。

若非他一心想要效仿太宗,早就坐不住要喊停了。

誰也沒想到這次的舞弊案會鬧得這麼大,鬧得這麼難看,可事到如今,裴武帝已沒有辦法叫停。

「你勸勸他,莫要較真,」裴武帝按著眉心,頭疼道,「過於明辨是非,文武百官都要被他抓一遍,差不多就行了。」

說罷他又補充道:「當然,別提是朕的意思。」

陳祭酒:「……」

聖命不得不從,陳祭酒領命而去,但不出意料遭到了無視,他甚至連自家兒子的面都沒見著,就被他的書童送出了大理寺。

陳不遜漫不經心的聽著書童轉述陳祭酒的話,目光微頓:「春闈期間,上榜的犯貼有多少?」

書童被問住了,茫然的看向他。

陳不遜猛地起身朝外走去:「如果舉子的考卷是被調換,那麼除去犯貼後,所有考卷的數量應當對得上。」

所謂犯貼,便是在會試過程中,因卷面空白、髒污或者有漏頁的考卷,這類考卷在上交時,便會被提調官划去,因用筆為紫,又稱為紫榜。

舉子的姓名一經上榜,便不得再參加後續的考試。

陳不遜立即安排人逐個比對考生以及考卷,四千多份考卷,整整花費了三天三夜,才一一整理完畢。

「少了十三份考卷,犯貼中也沒有,大人,這丟失的十三份考卷,莫非就是金安府舉子的考卷?」有人猜測到。

「可問題在於,咱們手中這十三份考卷,來自於何處?」

十三份考卷,並非三份。會試所考內容極雜,所需書寫的內容極多,會試考三場,每場一份考卷,完整且乾淨整潔的狀況下,需要書寫大半日甚至更久。

陳不遜低聲道:「或許從開始我們就想錯了,那十三份考卷並非後來調換,而是從會試開始,就已經混入其中。」

下屬們面面相覷,陳不遜閉上眼,嘆道:「怪不得那些人絲毫不知,倘若只是除去幾份考卷,難度降低了太多。」

或許背後之人也不會想到,陳不遜竟用這種笨法子,找出了此案的紕漏。

「考卷缺失的舉子都有誰?」陳不遜問道。

當即有人總了名單出來,打眼一瞧,便驚訝道:「這名單好生奇怪,各大州府的都有涉及,京城的最多,但都是捐生。」

尋常舉子十年寒窗,根本不捨得用會試去冒險,也只有這等用銀錢換來的捐生,學識淺薄,才肯冒險一試,博得功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