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一家人湊在一起吃飯,譚明珠苦思冥想了半日,終於想到一個可以補給的好法子,這法子還是她曾經在茶樓聽書時,聽到的一則故事。
「哥哥,咱們這次再出發得換個方法,不能如同朝廷的軍隊那般大張旗鼓的走。」
眾人正在吃飯,聞言也都停下動作看著她,好奇這個曾經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小丫頭,如今想到了什麼好法子。
她也沒有拐彎抹角,直接說道:「我看過去了,咱們現在的錢糧也只夠再往前走十天的,這戰事若但凡拖延幾日,別說打仗,對方就是關上城門拖幾日咱們也得四散而逃。」
這也是這兩日譚澤和趙青山最頭疼的地方,他們經費不足原以為占領康橋城,會有些收穫,但萬萬沒有想到,康橋城的知府竟然還卷著錢從他們眼皮底下跑了,這讓譚澤十分挫敗。
說起來這個,趙母倒是看得開,「這已經不容易了,你們從西南一路過來,召集了這麼多的人馬,澤兒也是第一次帶兵,難免有些不足之處,這也是好事兒,有了這一次的經驗,你們日後也會更加周密。」
對此最後眾人十分贊同,作為一個沒上過戰場的文人,除了紙上談兵第一次獨自一人帶著幾萬人的隊伍,從西南一路來到康橋城,這一路的艱辛無法想像。
自幼失去娘親,稍微懂事一些就幫著爹爹照顧妹妹,除了讀書他沒有更多的事兒做,人際交往也嫌少參與。
那顆心早就變得冷淡麻木,如今收到周圍人的關心和安慰,譚澤心裡反而有些說不出的彆扭,更多是不適應那顆心升起的暖意。
他趕忙轉移話題,「明珠既然這樣說了,自然是有什麼想法,不如說出來大家一起商討一下。」
自己想的時候那自然是雄心萬丈,可這會兒要當著大傢伙的面說出來,她又開心有些緊張。
擔心哪裡沒有想到反而說出來惹人笑話。
趙青山看出了她眼神里的忐忑,給她倒了一杯茶,「大膽的說即便有什麼不足之處,我們也可以一起商議查漏補缺。」
譚母和趙母也鼓勵的看向她,在大家的鼓勵下譚明珠看著自己想到的樣子說出了計劃。
「我記得爹爹曾經說過,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既然如此咱們便先動糧草。」
可眼下義陽軍根本沒有什麼糧草,又要讓什麼先行?
她繼續說道:「現在康橋城是咱們的陣地,往小了說不能讓義陽軍沒有糧,往大了說不能讓康橋城沒有糧,但咱們不能再城裡採買,每家糧行總共就那麼一點,買空了老百姓又要怎麼辦,物以稀為貴,到時候城裡的糧自然是要漲價的。」
的確是這樣,最近為了糧草的事兒,趙青山也走尋了好幾家糧行,從遠處調糧自然是來不及,眼下有的也不能買空,正為這件事兒著急呢。
譚明珠見大家聽得認真,越發有信心,「於是我開始想,咱們沒糧對朝廷有利,康橋城沒糧對秦川城有利,那麼什麼對眼下的咱們有利,只要準備好咱們隨時都要去和秦川城對陣,那麼自然是秦川城無糧對咱們有利,趁著哥哥現下阻斷了通往秦川城的戰報,咱們不如分成幾個商隊,潛入秦川城!」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