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膳已過,殿內宮人溫順上前,端走碗筷,齊齊步出宮殿。殿內除這一君一儲,再無旁人。
楚衡恭謙道:「父皇,四下已是無人,可否告知兒臣,今日所為何事?」
往日皇帝與太子共進午餐,氣氛可不似今日般沉悶,皇帝顯然有話要說。
「早朝一事,你有何看法?」
「兒臣自覺已是順利萬分,父皇可覺有何不妥?」
皇帝觀太子一副不開竅的樣,冷哼一聲:「朕沒記錯的話,此事是朕親自託付於你,可如今,你在其中出了幾分力,你心裡清楚。」
原是因此,楚衡暗地握拳,心有不平。
不就是一起貪污案麼,他身為儲君,何必事事親力親為,他將此事交由親信藺昭淮定奪,如何不算任用賢才?
他知人善任,順利解決此案,父皇非但不讚許,反倒斥責他。當年,父皇能登上皇位,又何嘗不是選賢舉能,讓將才各司其職的緣故?
但他不敢違逆皇帝,只乖覺認錯:「兒臣謹遵教誨,往後定將此案放在心上,不負父皇所託。」
皇帝目光緊緊鎖著楚衡,嘆口氣。
實乃朽木不可雕也。
這起案子牽涉全朝,他交付給太子,本欲讓他藉此深入朝廷,拿捏眾官吏的把柄。日後太子登位,有著對全朝官員的把控,方能輕鬆推行政令。
眼下,他一番良苦用心倒錯付了。
皇帝無可奈何,便直白道:「父皇知曉你心中不解,知人善任固然是好,只是,*你需謹記,你是君,他們是臣。」
說著,他起身抬手,「噌」地拔出身旁寶劍。劍柄鑲嵌金玉寶石,劍刃鋒利如風。
「他們就如一柄劍、一把刀。朕知你與藺卿情意深厚,且他能力出眾,確實是把利劍,便想事事交託於他,此行並無不妥。」
隨後,他輕揮寶劍,話鋒一轉:「但你需做那執劍之人,它揮向何處,均聽你調度,污血染在劍身,而不粘你分毫。此乃明君之道。」
可若任由利劍自行揮舞,恐怕日後它便會刺向自己。這剩下的話,皇帝並未再言,他只收好劍,由太子自行體悟。
「你退下吧。」
太子受教,恭敬行禮退下。
出殿後,他回到東宮。
日過中天,金陽透過窗扉灑在楚衡身上,可他並不覺舒坦。
方才父皇是何意?指責他並非明君之才,而且過度依賴藺昭淮,政事自己都做不了主?
他可不一味聽信皇帝一面之詞。二十年來,他一直如此行事,已成為群臣口中賢明遠揚的儲君,太子之位堅如磐石。他自覺並無不對。<="<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