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玉卓三歲時就能自己去幼兒園。她還沒上小學時就能自己一個人待在家裡,一遍又一遍地做媽媽為她買來的奧數題。她小學到初中寄宿了,周末時經常一個人看書,偶爾跟同學出去玩。到高中時她才開始走讀,雖然回家後大概率還是一個人待著。湯姐覺得這時她能很好地料理自己的一切了,所以讓她走讀。走讀相對寄宿而言會自由些。
一直以來童玉卓就做得很好,無論學業,人事,還是生活。父母離異時她才十歲。那時湯姐向她提出離婚的想法,她說:媽媽覺得幸福就好了。這是媽媽自己的決定。無論決定如何,自己都支持。湯姐聽後很感動,而童玉卓說出這樣溫和而安定的話,真不像一個只是讀小學的小女孩。
童玉卓沒有埋怨過父親,也沒有覺得離異後母親和自己會變得殘缺。湯姐說過自己離異時也沒那麼多戲劇性的事發生,整個家平淡而沉靜,仿佛無事發生。她和丈夫鬧過多次不合,最後也不吵了,只是各自工作,兩人都有自己的生活。
在父親離開的那天童玉卓很平淡地對他說再見,希望他以後能少抽菸。湯姐說這件事她記得很深,因為童玉卓的表現太鎮定了。她害怕這孩子只是假裝平靜,所以詢問過對方是否會因此覺得受傷。童玉卓回答不會,她只是單純地認為父母無法相互磨合,但兩個人都是很好的人。
既然不能一起再待下去,那就離開吧。離開也沒什麼大不了的,這也是種新的開始。童玉卓說書上寫了:佛教里講究因果輪迴。父母離異是必然的結果,原因是他們也許本來就不適合在一起;而他們之間結束了,那麼兩個人總會以自己的方式開始一段新生活。
我覺得童玉卓對事情的看法很有趣。聽完她這麼多事,其實她也是個很冷的人,就算對每個人都表現得十分熱情。她比大多數人要理性,從小就一個人處理很多事,以至於出現兩個對立觀點時她甚至不會站邊,只會在非要選擇時自己反覆斟酌,隨後選一個道德意義上更正確的一邊。
某種程度上她和小唯很像。她們都不是將自己整個浸入大環境的類型,永遠永遠地保持清醒。我覺得小唯比她更偏激。作為藝術家的何之唯勢必要與整個社會分流。小唯對世俗表現得不屑,因此才對生活中發生的一切不在乎;而童玉卓在保有自己的東西的同時,從來不做絕對的選擇。她願意進入大集體,並不代表她認同,也許這只是一種她對萬事都溫柔的態度。
我覺得她們兩個都挺不得了的。
2012年2月5日晴
何之唯是我的妹妹。她1992年11月18日出生,現在十九歲。
小唯和童玉卓一起回學校了。我和湯姐一塊去機場送她們,又要經歷一次感傷。
我果然還是無法習慣小唯離開這件事,每次一想便悲從中來。
2012年3月19日晴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