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代刀客養家日常[古穿今]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06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最初阮卿的設想是曾經被小道童撫養過, 後來道童年老去世,自己在山裡迷路過野生生活的「山洞野人」。這樣可以解釋為什麼他找不到道觀。

所以想著人設形象應該是比較髒、邋遢,遠離文明社會那種。

哪知道後來廿七抱著她為了避雨, 拉滿速度在高處「飛」,結果看到了道觀的檐角, 找到了失傳的野人觀。了解了皂角的生平,再加上廿七那超強的動手能力,倆人一合計, 就把「山洞野人」人設修為「世外高人」了。

阮卿:「你本色演出就行了。」

阮卿自身演技不行,編劇和導演的能力還是有的。

畢竟是曾經寫出過一部完整小說的人。

眼光也是有的。

果然,廿七本色出演,他身上那些本來就不屬於這時代的特質, 可太有說服力了。

「原來是這樣。」七叔爺喃喃地說。

「大家隨我來。」廿七說,「火上煨著雞湯呢, 我們走快點, 別燒乾了鍋。」

他說著,就在阮卿身前蹲下去,雙手向後伸出。

阮卿看看七叔爺:「要不然讓他背七爺爺吧?」

七叔爺忙擺手:「背你!背你!我走得動!」

最後還是背了阮卿, 因為阮卿的腳腕雖然能走路, 但走太快太用力還是隱隱會疼。

扭傷就是需要個二到四天才能自愈的。

廿七就背起阮卿走在前頭,大步如風。

山民們身體素質也很強,並不會覺得很累,但是絕沒有廿七那種舉重若輕的自如感。

那破舊袍子穿在他身上,有種出塵飄逸的氣質。大家不由自主地對他說話就非常客氣。

過了溝塹之後, 離道觀就不遠了。沉重的繩索也留在身後, 減了負,走得反而比之前更快了點。

不到一個小時, 大家抬頭便看見道觀了。

自然是建在高處的,山里建在低洼處容易積水還容易有山洪。

台階很舊了,但因為是石頭的,很舊沒有人走,保存得相對還算完好。

大家拾階而上,跟著廿七推開大門,踏了進去。

野人觀終於迎來了久違的客人。

昨天廿七和阮卿發現野人觀的時候,它只是一座死去了的廟觀。

今天七叔爺和大家看到的,是一座活過來的廟觀。

繞過紫氣東來的磚雕照壁,入眼的是歲月斑駁的石磚道。雖陳舊,卻打掃得乾乾淨淨,磚縫裡一棵雜草也沒有。

石磚道兩邊是綠草地,左右各有一座墳塋。有石碑,土包上壓了大大小小的石頭。

正前方就是三清殿。

廿七找到了生鏽的鐵釘,將摔裂了的牌匾粗粗釘上,又綁上藤條固定,掛回了大門的上方。

牌匾門窗上那些修復的痕跡,還有樑柱斑駁掉落的油漆,與打掃得一塵不染的廊廡、台階有種反差。<="<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