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當時已處絕境,除了劉家人外,沒什麼信任的人可託付。
那日,她將雷嬤嬤、劉管家,還有平宵與平光兩兄弟都聚到了一處,說了她當時處境與這趟差事的艱險。
劉家人沒有半分猶豫,沒說一句推辭的話,只說方湛和她平日待他們一家不薄,做奴才的,怎能不在關鍵時候,為主子分憂。
這份情義對她來說,不亞於捨命相救。
雷嬤嬤愣了一瞬,急道:「夫人,不必如此。這麼些年,您待我們家,已是極好。」
劉管家帶著兩兒子聚了過來:「大夫人,我們不敢居功,實不相瞞,這一路我們是受人暗中保護照料,才能順利回京。」
秦萱眸中閃過疑惑,隨即想到應太后之邀參宴那日,回府的馬車上,方悅安心聲中提到過,是東安王幫了忙。
她心中明了,道:「此事先不急著說。我說的事,就這麼定了。細節我與秋瑛說,你們回去好好歇歇。」
劉管家只能帶著兩個兒子退下。
雷嬤嬤緊接著推脫:「夫人,您給我們的,太多了些。奴婢心中難安。」
在景國,能被主家放良的下人,少之又少。
這在他們做奴婢的看來,是再造的大恩。
更別說,又是京中宅子,又是兒女婚事所需。
她不是個貪婪的人,也不善言辭,只知夫人對她好,她就加倍回報夫人。
秦萱拍拍雷嬤嬤的手,緩步往府中走,說著:
「前幾年,我聽珣禮說過,你家老大,是個讀書的好苗子。我也有意,讓你們脫了奴籍,有個平民身份,讓他參加科考。只是恰逢侯爺出征,府中事務繁多,我需要信任的人手,便暫時沒提。」
先帝為廣納賢才,登基後廢除不少對參考人身份的限制。
後來先帝駕崩,永王謀反被鎮壓,有許多支持永王的世家與官員被處置,當今皇帝登基後,為補人才空缺,廣開恩科,讓更多人有了參加科考的機會。
秦萱放鬆一嘆,眼中帶著希望的光亮:「現在侯爺回來了,我便不能耽擱了那個好孩子。」
雷嬤嬤垂頭,一向不顯情緒的她,聲音中帶著鼻音。
「夫人仁善,讓奴婢的孩子們讀書,奴婢已是感激不盡。」
秦萱側眸看她:「秋瑛,別說那些了。你八歲時,就到了我家,又陪我在這侯府歷經風雨多年,互相頗為了解,知曉我們心底都極希望對方好。」
雷嬤嬤快速抹掉滑落的淚水。
「到時,你們有了平民身份,兒女的婚事,也會更好。」秦萱看向遠處,「一切都變好了。」
雷嬤嬤沉默一瞬,才帶著哽咽的調子說:「可夫人還說過,想讓奴婢多教導些得手的下人,待日後有了小少爺、小小姐,伺候著放心。」
秦萱笑著輕拍兩下她的後背:「你們有了平民身份,也是要有營生的,若是沒有想做的,也可以用雇用的方式,再來我跟前嘛!」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