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漁嚇了一跳,連聲安慰:「不想回去就不回去,別哭。」
林珏吸了吸鼻子:「不是我想哭,我只是不想把娘一個人丟在這裡。」
「如果我們都走了,還有誰會記得她,每年清明誰會給她上墳祭祀。」
林漁嘆氣,到底是他想太少了,忘記了林母去世還不足半年。
他畢竟不是原主,對林母也是愧疚感嘆多過記掛,一時忘記她被葬在臨州。
新墳三年之內不宜再動土,真要換地方也得再等三年。
很快,林漁就說:「罷了,既來之則安之,臨州也挺好的。」
林珏這才不再哭了。
只是既然要在臨州常住,只靠著抄書掙錢卻不夠,抄書的錢夠他們日常生活,但也就是生活,後續林珏要讀書,光是置辦讀書的東西就得不少錢。
更別提後續上京趕考,這都是花費巨大的。
古代人能讀書的,家中都有橫財,否則光是紙筆就能把一個家庭壓垮。
林漁既然要送孩子讀書,自然早早的盤算起來。
士農工商,華朝對商人的限制極多,一旦入商籍後人都不能讀書。
再者林漁原本有童生的功名,雖然這童生是前朝的,如今已經做不得數,但識字卻不假。
很快,林漁就做好了規劃。
天氣漸漸冷下來,林家父子的日子反倒是越發忙碌。
林漁帶回家的書越來越多,因為他的筆跡工整,嫌少出錯,速度又快,書齋很樂意用他。
林珏一開始只能幫忙整理,慢慢跟著林漁學了一些,就開始幫著一起抄書。
他執意如此,林漁也沒攔著,只讓他慢慢抄寫。
林珏手腕無力,寫的也慢,通常十天半個月才能抄完一本,也賣不出高價,勉強能抵筆墨的錢。
但林漁卻很支持。
每次賣了抄書回來,就會將十文錢放到孩子手心:「珏兒,這是你自己掙來的錢,由你自己收著,想買什麼都可以。」
林珏雖小,卻聰明:「可是用來抄寫的紙張和筆墨都要錢,還是爹拿著吧。」
「爹說讓你拿著就拿著,這是你應得的。」
這么小的孩子,能一站就是一整天,每個字都寫的清清楚楚,儘量不出錯,實在是難得。
從此看得出來,林珏從小就有常人難有的專注力。
林珏眼底有幾分欣喜,接住銅板:「那我先收著,若是爹爹要用錢,就問我要。」
「好,爹記住了。」林漁笑起來。
林珏見他答應更加高興,特意找出一個破陶罐來,用來放自己的零花錢。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