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種田的遇上個全家被流放的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48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沒事,我給結清,信得過您。」官二數了二百八十文過去。

鐵匠數了數,錢數對著,大掌一把落在官二肩頭:「老子就喜歡你這種爽快人,等下送你把舊鐮刀當添頭。」

「使不得,鐵器貴重,送了我您還掙什麼。」

鐵匠哈哈大笑。

也就不再說了,是真心想送,也是真送了就不掙幾個子了,他沒有因為理縣就他一個鐵匠就漫天要價,偶爾給別人賒個帳少個零頭也是常事。

長生,背對著眾人前拉著風箱,也沒仔細聽來人聲音。

停下擦汗,一個不經意轉頭看去。

高興的跳了起來,:「呀,小公子?大公子也來了。」

長生是官府管家文伯的二兒子,一直跟在他爹身邊在嫡系這邊伺候。

文伯是官府的管家,自然跟著官家老爺下了大獄。

官老爺生死未卜,文管家卻罪不至死,只是未等判罪,他們就被流放了。

鐵匠一聽,呀,還是熟人,緣分啦。

官二官恆笑著點了點頭,彼此之間交談幾句,便不作打擾,離開了鐵鋪。

兩人跟沈逸二人再次匯合,把牛車趕到城外,給牛卸了車架,牽著去河邊喂喂水草,稍作歇息。

兩根麻袋鋪在岸邊,四人席地而坐,打開水囊和乾糧袋,墊墊肚子。

歇夠差不多半個時辰,再去鐵匠鋪拿鐵鋤,就可以趕路回松茸了。

用過水糧後,官恆說要獨自進城看看,官家大嫂今日跟著走走停停這會兒坐在地上實在不想動彈了。

沈逸跟官二說起話來。

沈逸「這棉花種子我還第一次見,小時候娘親買過棉花,回來填褥子。你怎就知道,我們這兒能種好這棉花?這麼多年也只平村有所產量,還都拿去外銷,也不知畝產好不好。」

官二:「新官上任就算不急著有所佳績,也不敢地頭沒踏穩就算計百姓的荷包,所以這定能惠民,日後上頭有佳績,下頭有民眾們的聲望,何樂而不為。」

沈逸:「看來定是如此,人只會在自己得利時才盡心,這種子說是免費發放,實則賒欠,連本帶息。」

官二:「那也是好的,現在百姓們有免費種子,肯盡心盡力耕種,不荒誕農業,次年百姓們有了經驗也有了收穫,還只正常賦稅,多了條生路,耕地多了,子孫後代都是福祉。」

沈逸:「受教了,你倒是看的長遠。」

官二:「我猜過不久,我們這兒就會建個對外的貿易口岸了,以後會有很多的異族過來跟我們交換物資。」

先讓百姓們有所耕植,提高賦稅,興建城邦。有人就有生意往來,地處邊界,就能跟他國交易,建立口岸。

大概今上的萬壽宴上,有鄰國使者到訪,恰好就是與理縣一山之隔的小丘國,或者稍遠一些的莎煜國。

都是地處寒帶物產不豐,若能有個口岸只做貿易往來,那邊界的民眾日子也能好過不少,只要沒有紛爭,那今後這塊土地就會慢慢富饒起來。

官二沒把這些說出來,他只想把眼前的日子過好,守護好自己的一家老小,讓他的夫郎過上好日子。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