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種田的遇上個全家被流放的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50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沈逸要帶著官二上山里挖蟲草,饢餅是最好帶的乾糧。

每年蟲草都是這兩月的時間收尋,藥效長勢也最好。

理縣的居民們,也都是這兩月進山采菌子,草藥,最主要是蟲草。

這些也是當地的特產,給了當地人一條生路。

每年七月初,就有行商扎堆過來,跟當地人換取這些山珍,拿到外地去緊俏得很。

飯後,兩人就進了祖屋後面的林子,要登到山頂海拔高的草甸子裡去找。

官二和沈逸一人提了一個藤籃,身後還背著一個藤框。

進了林子裡,不遠處就能看到好幾個放牧的鄉親。各家的牛羊都做了記號,散放著吃草。

有認識的他們就打個招呼,就接著往山頂行進。

不一會兒就在上山的閉經之道上看到了很幾個人,顯然大家都是出來挖蟲草的。

等上到山頂自然就會分散開了。

挖蟲草全靠運氣,有可能一天挖個十幾條,有可能一條也無。

沈逸做好了準備,就算挖不到蟲草,能找到些石斛,黨槮,天麻也是好的。

官家院裡,兩個姨娘又吵起了嘴,這次竟然破口大罵,不可開交。

官母實是厭煩得不行,把兩人分開打發去了地里。

方姨娘去林子裡打軟柴,林姨娘去溪邊挑水。

官安官禮便隨自己娘親去。

二娃和小伍牽著或抱著圓圓跟著官恆和官家大嫂一起下地去。

不是什麼重活,就拔拔棉花地里的草,再割些茅草拿回去曬乾屯起來給母羊一家做口糧。

官母就在家灑掃,晾曬野菜和菌子干。

山腰上。

官二爬山爬的很不適,一路走走停停的,撐到山腰已然是極限。

海拔越高林木越稀疏,現下山腰上已是灌木叢多樹木少了。

沈逸:「找塊兒石頭你坐著歇歇,千萬不能打瞌睡知道嗎?要是開始頭疼了,你就得跟著來路下山了,你不適應高寒地帶,後果很嚴重的。」

官二:「行,我知道了,我歇會兒看,我怎麼感覺我肺管子都快漏氣兒了。」

沈逸:「我第一次爬到山頂的時候就你這樣,但我喝了水啃了幾口餅就緩過來了。」

沈逸把官二安頓在了一塊石頭上,給了他兩張饢餅,就起身了。

想要挖蟲草就不敢耽擱,今日上山那麼多人,去晚了就得走出好遠避開來的早的人。

上了山腰明顯就多了很多條小道,當地人管這叫蟲草道。

沈逸每年都挑認識的路走,前些年年紀小,可能運氣也不怎麼好,一整個苦夏兩個月,進山進的再勤也至多只收穫過四五十根,還沒有幾根極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