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種田的遇上個全家被流放的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73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那只有一個可能,這些人潛伏在邊境線里多年,至少城牆沒落成就已經進來了,且十分熟悉地形。

二十餘人,一個先鋒隊的編制,那後援又有多少,派遣了多少個這樣的小隊呢。

最要緊的是村里還有人,會不會出賣避難所位置,會不會已經遇害。

這些在沒有人進來之前通通未知,干坐著聽天由命不是官二的性格。

他當下決定摸黑去報信,每個避難所的選址都有他提出過建議,參與過建設,他的腦子裡早就有清晰的線路了。

他當下就跟眾人說了他的主意,沈逸不會阻攔他危險的念頭,大義在前,官二是最合適的送信人,理應前往。

沈逸找出一把砍刀,提著把鐮刀,他要一同前往。

他是每次給官二送飯的人,他自小就靠鑽林子養活自己,他的方向感在山林里甚至比官二還要強上不少。

兩人拿上著乾糧帶了兩隻水囊,就匆匆啟辰。

不能點火把,只能靠著微熙的月光前行,時不時能聽到獸鳴,不知道是豺狼虎豹還是其他的什麼。

兩人默不作聲的行進著。

官二頭上都緊張得冒汗,他可以受傷,但他絕對不想看到沈逸出什麼意外,又心知自己的夫郎擔心自己更甚。

他們走後山洞裡時有人忍不住嗚咽,老者們連連嘆氣,苦著臉嘴裡念念有詞,都是些古老的祈福祝詞。

仿佛多念幾遍,老天也許會開眼。

回想官家初來此地,他們一百個看不上這家人,以為活不過第一個寒季,一屋子婦孺兒童,豪無立本之處。

全靠沈家祖宅才有個落腳地,不曾想官家修繕了屋子,用上了鐵鍋,養上對威風的大鵝,又種出那麼多的棉花狠狠出了次風頭。

種棉花前提醒了他們,棉花收穫後願意低價換給他們,春耕更是借種子給他們,現在這避難所也是人家牽頭建成,很多幾個是覺得避難所用不上的。

現下再看,高下立現,人不僅頭腦靈活做事厚道有禮有節,還深明大義。

這麼出挑的年輕人被埋沒在這山溝里,實在是糟踐人。

這一晚過去好多人悄悄放下了對官家流犯的成見,默默認可起官二來,還不自覺得佩服起官二的深明遠慮,只是他們還沒意識到官二做事在他們心裡有怎樣的分量。

沈逸官二前行的並不十分順利,剛走出差不多二里地就有了不同的觀點,那是一條沒有路的密林。

官二想著繞過去,沈逸卻說他來過,只能走密林,其餘兩邊無法繞行,一處再走出十步就是懸崖,另一邊泥濘不堪費時費力。

官二也不執著,他肯定沒有沈逸清楚地形,只在心裡慶幸,沒有沈逸他自己單獨前往必然是要繞行,結局不是墜崖就是在泥濘里艱難前行。

哪個結果都是徒勞。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