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種田的遇上個全家被流放的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79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本地勞力根本不夠,之前逃難的有命在的全回來了,跟他們同時回來的還有五湖四海問訊趕來務工的江湖兒郎。

主街一派興榮,新開的酒肆食肆幾多,就是那繁華城池才有的煙柳之地花樓子都開了起來。

不是還有宵禁的話只怕要通宵達旦把酒言歡。

沈逸帶著家裡剩下的人籌備著冬日物資,柴禾是首要,再有就是牛羊的乾草。

是的,托新城的福,今年不用愁糧了,家裡也是添上牛羊馬匹了,兩頭性格溫順的小牛,十幾隻大小不一的綿羊,兩匹本地的耐寒長毛馬。

就連雞鴨鵝都添上了,還是只買了一對小鵝苗,雞鴨苗各二十隻。

如今愁的只有家裡這些大傢伙們冬日裡要吃的乾草,谷糠。

柴禾因為四處伐木,去撿剃下的枝丫捆好背迴廊下風乾就好,變得十分容易。

枝丫太多擋了路,也有山火的風險,買木料的老闆們樂得鄉親們去撿柴禾。

就算口糧不愁,也不能務了農時,荒廢土地。

棉花收成定然價高,青稞卻因為糧價低,家家戶戶今年都種的少了些,大家都去種棉花大豆菜籽等經濟作物去了。

沈逸去購置了很多黑麥撒在了新開荒的五畝地里,如今他們家有十五畝地了。

黑麥苗高過膝蓋就可以收割,放著不管自己還會用根須二次出苗三次出苗,是非常實惠的牧草品種,因為不挑環境土囊,牧民們時常撒在自己的牧區任它們自生自滅。

沒人浪費辛辛苦苦開荒的土地去種那麼不起眼的作物,甚至不願浪費時間去照料,長起來後當山中野草收割回家就挺好。

沈逸想的不一樣,他想著種上五畝他家的大傢伙們東糧不僅不愁,他收穫後還可以成捆屯起來放著跟牧民們交換。

以前冬日裡穆勒老漢家要用糧食去換勞力進山給他們家打牧草,如今自己種在地里,到時候背去換都不用進山,再不用體會露水濕冷透骨。

這是他無意中想到的,主要是今年大傢伙養多了讓他一時陷入牧草焦慮,他家才這點兒那人家豈不是比他更焦慮。

別人不要他也可以留著,乾草又放不壞,到時候賣給路過的行商也行,行商可不能沒有牧草。

又因著他還想要大量的谷糠讓家裡那些大傢伙冬日裡不至於掉膘太多,剩下的十畝全種了青稞。

如今村里地最多的就是他們家了,不管是耕地還是屋基,他們全占了個第一。

種地這事官家其他人又不懂,沈逸說今年種什麼就種什麼,一說到其中新來的五畝地里的黑麥苗不用除草只偶爾追肥更是樂不可支。

麥苗們可沒棉花那麼難伺候,也比棉花好收割。

日子就那麼樸素的過著,官二進了運輸隊之後就一直住在隊裡,沒回過松茸。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