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皇貴妃升職記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7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做為春汛功臣,在回燕京城後,李子徹得到隆景帝的誇讚。

不止口頭的誇讚,簡單的賞賜了事。齊王李子徹更得到君父器重,連加擔子,身兼數職。

隆景十七年,夏。許是苦夏,齊王李子徹病一場。

這一年夏,大周皇朝的南邊夏汛比往年更猛,大江潰堤。水火無情,天災面前,人禍更甚。

前塵舊事,貪污人禍,夏汛出事,禍起東南。大周皇朝的朝堂廟堂一下子被震動。

救災救民,更是救大周皇朝的社稷。此等大事,東宮太子領銜出馬。

查不查貪污?要查,還要查到底,這是天子與廟堂的態度。

不過在查貪污之前,救災最要緊。至少東宮太子是這般態度。

至於說東南的朝廷糧倉,在東宮太子未至前遇大火,糧本帳冊被毀壞一事,只不過是這一場大災面前的些許小事。

這一場夏汛的大災,至秋日,方安頓妥善。待東宮太子回到燕京城後,朝堂之上再起風波。

廟堂之上,御史大夫彈劾奏本上指出夏汛非止天災,更是人禍。

禍端由頭,主因在東宮舉薦官員。大江中游潰堤的三郡郡府,起於四品官員府尹令君,至令君下屬佐僚等,共計百餘名官員皆在彈劾的名單之上。

此彈劾一出,一時之間驚起千層浪。

朝堂糾葛為哪般?或許為拔亂反正,更可能黨同伐異。

燕京城,宋王府。

宋王對於朝堂上的好戲,他看著就舒坦。對於東宮太子陷進彈劾的包圍圈裡,宋王真是在暗中盡足了一份力。

那些御史們的人證物證哪來的?宋王不介意當一回出力人,還是不討債的無名好人。

「殿下,南邊消息。」在宋王最開心時,王府侍衛遞上秘報。宋王瞧過印章,確定沒被啟封,爾

後,方才打開秘報。

粗略一看,宋王愣在當場。

「太子……」宋王咬牙切齒,他的神色顯現出來一份猙獰。

一直以來,東宮太子愛給宋王挖坑。宋王亦然。這般做法,免不了就讓東宮的隊伍里混進了宋王的暗子。

隆景十七年,孟冬來臨,應鐘之月。

月半,齊王府向宮中稟明喜訊,齊王妃誕下一位小皇孫。

丹若宮,西配殿。

萬蓁蓁來跟孫御女敘舊時,她就從孫御女的口中聽到這一個消息。

「二位娘娘的感情真好。」萬蓁蓁聽過蘭草的話後,感慨一回,算是附合蘭草的講話。

至於高淑妃跟長孫貴妃的感情是真好?假好?對於萬蓁蓁而言一點不重要。

「是啊,二位娘娘的感情真好。」孫御女贊同一回。

萬蓁蓁在心頭掐指一算,隆景十八年快到了。

前世今生,前世的隆景帝沒有邁過隆景十八年的年關。今生,又當如何。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