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天子給陪聊,高太后很開心,笑聲不斷,心情舒暢。
至於留下來用晚膳?
李子徹拒絕掉,只道還有事,今個便不留下了。
來壽康宮小坐一會子。帝王亦有事情跟母后商量。
「何事,瞧你慎重的。」高太后問道,心頭免不得有一點好奇。
「母后,朕讓人修繕丹若宮一事,您肯定知道了。」李子徹說道。
「知道。」高太后輕輕點頭,又道:「這事情滿宮上下,人人盡知。」
「哀家還琢磨著誰又討了天子的歡喜。這瞧著又要晉封了一宮主位。」高太后似當閒趣一般的聊話。
對於高太后而言,兒子的宮廷內苑裡哪一位嬪妃上位,哪一位嬪妃得寵。高太后真不是太在意。
對於高太后來說,她老了,安享富貴就是。
這人老了就得服老,哪怕貴為皇太后,真是插手太多天子的私事。一旦惹得天子不高興,又是何必呢。
母子之間,分寸拿捏。這裡頭還得有一點自知之明。
能退一步,當退一步。能聊親情,絕對就不能傷了和氣。一團和氣才顯得天家和睦。至少高太后是如此想法。
這一輩子做嬪妃時,高太后不忤逆了先帝的念想。被兒子奉為太后,高太后就真的是小事上叨叨幾句。
一旦遇上要緊一點的事情,高太后從來是順著兒子的心思。天子喜誰,高太后喜誰。天子不喜誰,高太后純粹就當沒這人。
「母后,朕準備冊立萬氏為宜妃。」李子徹想著萬蓁蓁的名字。
《詩經》有雲,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于歸,宜其家人。
宜,這一個字的喻意也夠好。
「萬氏?」高太后滿臉的驚訝,問道:「這又是誰。」
李子徹成竹在胸,他簡單說一說萬蓁蓁的來歷。
當然這是美化與編撰後的。萬蓁蓁家世背景這些改不得。改了,也瞞不過太后的火眼金睛。
或者說瞞不住有心人。關於萬蓁蓁的家世,是啥樣就啥樣,這些李子徹沒有改半點。
李子徹給萬蓁蓁貼金身的法子就是把遇上的刺駕一事,再是編撰一下。
「這等大事從前怎麼沒聽著半分風聲。天子,您怎可瞞了?」高太后捂著胸口,她難受。
聽說兒子遇到刺駕之輩的歹人,萬蓁蓁救駕有功。
關於如今的萬蓁蓁養好外傷,卻也受著影響,形如五歲稚子。
其時嘛,萬蓁蓁傷不傷,傻不傻?高太后一點不在意。高太后在意的是天子,天子的安危最重要。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