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或者哪一日嘗過一份點心,那覺得甚美。趕緊的獻了方子,讓御膳房做出來獻給君父。
點點滴滴,全是小事。可這些小事容易暖人心。至少李子徹就是感受到了小兒子的孝心。
不止小兒子的孝心,就是時不時的,小兒子還是遞牌子進宮。
一旦進宮,「啞巴」的小兒子進宮了,不止他進宮。還是帶著孫兒李承礽一道進宮。
李承礽可是會討了皇祖父的歡心,那小嘴巴跟抹了蜜一樣的甜。
天倫之樂,這孫兒討喜,還是小小年紀。那最是招人喜愛的時候。
三歲小兒李承礽一旦討好了皇祖父,那讓李子徹心裡都是暖暖的。
沒法子,親孫子,還是小小年紀的小孩子。他說話,那肯定又暖又真。不摻雜了半分大人們的狡詐。
在小兒子李濟孝這兒,李子徹享受了天倫之樂。
對於小兒子,李子徹只能心頭感慨一回。這孩子多好,如何就是一個「啞巴」。
李子徹除了這一等的遭心事外。那就是東宮那一邊,李子徹還沒有拿定主意如何處置。
沒法子,小兒子是啞巴啊。
這傳位,大位傳於誰?李子徹的心頭有想法,那只能傳給孫子。
傳給哪一個孫子,這又很要緊。皇太孫李承業是多年培養的繼承人之一。
要說李子徹不看重,那是假話。
可越是看重,越是想著東宮的忤逆行為,李子徹不想原諒。
李子徹是帝王,帝王無錯。萬方有罪,那罪在臣躬。
李子徹不想廢了太子,最後又傳位給皇太孫李承業。
那樣的話,百年之後,青史如何寫?
李子徹可不想皇太孫給太子李濟泰這一個逆子恢復什麼名譽。
那樣的話,那是踏著李子徹百年之後的棺材板兒。
可真是噬子噬孫?李子徹又做不到。
這真不是什麼好名聲。李子徹琢磨著,可能太子就是瞧出來這一點。知道他這一位一輩子就求一個「名」。
這是拿捏君父了。
結果嘛,當然不如李子徹所想。他就想著太子如何壞,他這一位帝王如何心痛之時。
太子歿了。
這等消息瞞不住人的。只是這結果會如何?起風了,風起來,風吹向哪,這當然就由不得李子徹一位帝王把握。
或者說有心人蠻多的,有些風聲吹出來了。
太子起兵,這是謀逆。
東宮一系,那當然要被打倒的。一旦東宮倒台了,多少人的官帽子保不住。不止如此,那家財又豈能保得住。
從龍之功,那非生即死。
有人倒台了,有人上台了。一雞死,復一雞鳴。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