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她没来由的心中惴惴不安,忐忑不定。
坐了片刻仍然心神不宁,立刻起身砸门,“放我出去!”
看守的仆妇匆匆跑出去报信。
祠堂外两扇门被拍得劈啪作响。
风吹落叶,漫天枯黄……
--------------------
第39章 西州
卯时初。
空气阴冷,雾气弥漫。
高耸的佛塔飞悬凌空山顶,巨大的炉鼎香烟不断。
庄重古朴的庙门大敞,公主仪仗落在寺庙外,一行人进入宝殿参拜,神佛金身宝相庄严、圣洁伟岸。
佛龛上香烟缭绕,檀香幽幽。
老主持颂了两遍经,放下佛珠,低眉道:“公主,您可以祈福了。”
地上的女子神情举止沉静,接过沙弥递来的燃香,却久久不下拜。
老主持等了又等。
他垂眸注视着跪坐在蒲团上的公主,和亲公主出京前需前往皇家寺院祈福,这是由来已久的规矩,从前先帝偏爱道教,此项仪程被有意无意的忽略。
他以为赵嫣不善言辞,他便有意在皇室面前表现,低声提醒道:“公主,您可以祈愿国运昌盛、盛世太平。”
谁料一动不动的公主忽然转过头来,微微一笑,语带讽意,“主持,赵嫣的心中无家无国,不知何求。”
“这……”老主持一愣,面上露出错愕之色。
赵嫣定了定神,不再理会主持,回过头,在笺上郑重其事写道:天上的菩萨,信女赵嫣伏惟叩请、再三陈愿,盼她永安乐,长康宁。
她三跪九叩,随即将笺投入佛台上转身离去。
仪程尚未走完,老主持看着她离开的背影欲言又止。
他瞟了一眼笺书上的话,最终选择了不作声。
和亲仪仗慢慢远去,只剩几许飘渺的乐声和一点残影。
雄关漫道,红尘滚滚。
……
近几日守在祠堂外的仆妇家丁突然增多,四处都有人把手,苏玉卿越观察瞧出的异样越多。
她的眉头蹙得很深,闹了大半月的绝食,父亲总是会在她饿得神志不清之时让仆妇来灌她汤水,让她不至于饿死,却也没力气反抗。
军营里抓捕敌国细作常用此法,她不觉得陌生,她明白,父亲就是要等着她屈服,主动求饶。
苏玉卿虽硬碰硬,与自己父亲针尖对麦芒地大吵了一架,但这点微末的话术,对苏渊这个在战场上真刀真枪厮杀过的人来说完全无效。
他完全没必要这样防范自己,自己对他来说是困兽之斗。
但是他却一反常态地加紧了看守,这就有问题了……
她一定得出去!
且宜早不宜迟。
仆妇按照惯例打开紧锁的门,照常在案几上拿过原封不动的饭菜,换上今晨厨房熬的咸鲜浓香的栗子山药粥。
她正准备出门时,像往常一样下意识瞥了一眼蜷缩在地上的苏玉卿。
一动不动,衣裳下面连一丝呼吸的起伏都没有。
她迟疑片刻,慢慢发现了端倪,走过去掀开外裳一看,底下只有一座及人高的灯烛高架,被衣裳盖住显示人形。
人呢?
仆妇吓跌了食盒,一脸惊慌,六神无主,外面人听见声音问了一句,出什么事了?
她才吞吞吐吐答:“人不见了……二、二姑娘跑了!”
祠堂内脚步声慌乱响起,谁也没看到苏玉卿到底是什么时候跑的,又是怎么跑的。
下人们群情惊疑,跑出祠堂,奔走相告,四处开始发动找人。
苏玉卿从牌位的供桌下爬出来,淡定望着窗外没头苍蝇一般乱撞的下人,咽下最后一口粥,擦了擦嘴角,等人全数退出祠堂院子寻找她的时候,她不声不响走出了门。
靠着对地形的熟悉,她避开下人,混在厨房采买的菜堆里,坐板车出了苏府。
街面熙熙攘攘,北风萧瑟,囤冬粮的板车一辆接着一辆,将路围堵地水泄不通,街上一片吵嚷之声。
她花了很长时间挤出来,直望西华门而去。
这条路她走过无数次,喝下去的粥似乎没什么用,她攒尽全身力气,仍觉路途漫长无比。
肚内空空,才到中途就觉得头晕眼花,额头不停冒冷汗,胃里翻江倒海的绞痛。
凛冽的寒风吹进她单薄的衣襟,吹得手足一片冰凉。
就快到了。
远远的,那巍峨的皇城逐渐在她眼中有了清晰的轮廓,两侧值守的禁卫所持之戟在阴冷的天色中发出刺目的铁光。
她心中一喜,几步上前,禁卫拦住她,“皇城禁地,闲人不得擅入!”
她说出口的声音虚弱无力,但掩饰不住激动兴奋,“我是宫中前任尚仪,请见十七公主,劳烦通传。”
两名禁卫互相对视一眼,无动于衷。
苏玉卿犹然不觉,“若十七公主不在,十二公主、陶尚宫或宫中主事的贵妃,你们报我的名号,她们一定会见的!” ', ' ')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