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重生大齐,我屡破奇案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重生大齐,我屡破奇案 第104节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苏檀看着庆言阴晴不定的眼神,也不着急,端起茶杯,细细品茶。

等庆言回过神来,苏檀露出意味深长的笑容。

“怎么样?这个案子,你还准备继续查下去吗?”

“查,属下一定竭尽全力全力查下去。”

闻言,苏檀露出满意的笑容,“好,有胆气。”

说着,苏檀从袖中取出一份奏折,递给庆言。

庆言接过奏折,打开一看,心中顿时大惊。

只见,这份盖着皇帝印玺的奏折,上面写着一个交由苏檀的任务。

彻查八年前,东皇郡钦差大使案,务必秘密行事,切勿打草惊蛇。

庆言看完上面的内容,顿时吸了一口凉气。

第123章 仙人跳

“指挥使大人,这奏折是陛下什么时候让人送到您这里来的。”庆言恭敬问道。

“七日前。”

庆言在心中腹诽道。

“七天前,也就是在大儒案期间就已经决定要彻查东皇郡一案。”

即便如此,庆言还是有些不明白的地方,索性直接问出来。

就算庆言脑子再好使,能够直接得到答案的事,肯定还是白嫖来的更让人心情愉悦。

“指挥使大人,既然当初陛下知道此案有隐情,为何当时没有处理,而要放到现在。”

苏檀放下手中茶盏,露出追忆的模样。

“因为当时的陛下很穷。”

庆言嘴角一抽,什么时候穷这个词,居然能够用来形容一国之君了。

虽说当时的大齐王朝,并没有现在这般强盛,但也不至于让一个皇帝为了钱,哭穷的地步吧。

苏檀看着庆言脸上的表情,就知道他在想什么。

“虽说,当时的陛下已经接替皇位五年,但有些郡县,朝廷对他们的掌控很是薄弱。”

听到这话,庆言一句俗语直接脱口而出:“天高皇帝远。”

听到庆言的话,苏檀眼神一亮。

京都传闻,自己这个下属素有才名,今日他随口的一句话,只用了五个字,就把当年怀真帝面对的情况,概括的八九不离十。

“对,当时陛下面对的情况,就像你说的这个,天高皇帝远。”

苏檀点了点头,庆言的话,让他很是满意。

“陛下初登大宝的那几年,民间并不太平,时而旱灾,时而洪涝。加之连年大雪,为了赈济灾民,那时的国库,已经没有多少银子了。”

这种情况,是不可能发生在京都,而庆言作为土生土长的京都人,对于当年的灾情并没有什么深刻印象。

他只听坊间传闻,十里不存一户,流民尸横遍野,为了活下去,灾民选择易子而食。

看着作思考状的庆言,苏檀再次开口。

“当时,虽说朝廷对于东皇郡以及牡丹郡掌控力极为薄弱,但他们该交的赋税,一分都没有少交。”

庆言眉头一紧,露出严峻神色:“就因为这个,陛下就选择牺牲上官云锦?”

在庆言看来,就凭借这点,不足以说服怀真帝牺牲一名忠臣,而选择放任东皇郡胡来。

听到庆言的话,苏檀感觉很是满意。

“你可知,有一词是用来形容朝堂的,叫权倾朝野。”

“权侵朝野?”

庆言瞳孔一缩,“您的意思是,当时的朝堂,有可以对抗陛下的重臣?”

苏檀笑了笑摆手,再次开口。

“当时的大齐,无论是兵力,还是财富都不是如今能比的,而坐拥大量铁矿的东皇、牡丹两郡,有大量金银可以拉拢朝中权贵,那在朝堂之上,他们自然会帮东皇郡郡王说话了。”

庆言闻言,瞳孔一缩。

“官官相护。”

那可想而知,当时上官云锦的处境,真可谓是腹背受敌,那他被朝臣攻讦弹劾,那就再所难免。

即便皇帝心知肚明,但他也无法接受海量的弹劾,不能任由朝堂乱下去。

最后,只好罢免了上官云锦侍郎之职。

自己心中这个谜团,也算是解开,但是另外一个问题,再次萦绕在他的心头。

当初,为何上官云锦会被冠上通敌叛国之罪。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