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庭前雪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1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等她和老闆娘談好收菌子的事,回到桌邊,剛坐下,就看見劉頌悠瞥過來的不贊同的眼神。

謝青溪懶得去想她為什麼不贊同,扭頭對向語嵐笑道:「前天晚上我還跟應嶼說,給他送些菌子回去,剛好可以燉雞湯,補補嘛。」

向語嵐開她玩笑:「你小心給他補出鼻血來。」

「怕什麼,流鼻血了就讓汪姐給他熬涼茶,苦一苦就好了。」說完她自己就先笑起來。

等吃完飯去結帳,老闆娘又叫住她們,問說:「你們有沒有興趣去找菌子啊?下完雨很多菌子都出來了,去撿菌子有意思哦。」

細問才知道老闆娘的弟弟在做這生意,帶一人大概八九個那樣,提供雨衣和小筐小耙子,在嚮導帶領下去山上找菌子,感受採摘的樂趣,現在已經成了這邊的特色生意。

「你們拿回來,我這邊可以幫忙處理的。」

謝青溪她們一聽就很心動,主要是原來的計劃已經打亂了,但是又還不想回去。

於是說好等雨停就出發,挑了個單人198的套餐,說是包採到菌子的。

正好應嶼晚上給她打電話,本來是問她新船出塢要不要一起去看看,但她卻忍不住跟他說起接下來的安排。

「我們要去爬山撿菌子,聽說很有意思,採回來的菌子店裡還可以幫忙處理,要不……我留一半,空運回去給你嘗嘗啊?」

應嶼聽了忍俊不禁:「不用,你自己吃。」

但心裡卻很高興,沒有人會不高興吧,妻子就算出門在外,都還惦記著自己。

謝青溪哦了聲:「我說說的。」

應嶼這下真笑出聲了,聲音十分愉悅:「是麼,我不信。」

說完頓了頓,又問了一遍:「所以去不去看新船出塢?」

歸雲集團旗下的旅遊公司,原來有四艘郵輪,分別是鯤鵬號、文鰩號、冉遺號和畢方號,現在新增的一架,取名叫當康號。

謝青溪猶豫了幾秒,還是拒絕了,「我就不去了,徐添跟著你我很放心,你出門注意安全,要按時吃飯休息。」

應嶼應了聲好,心裡頭一次莫名有些失望。

第16章 第十六章

大理這場淅淅瀝瀝的雨下了差不多兩天,然後在夜裡停了下來。

第二天一早,謝青溪她們就收到團長的信息,說可以出發去撿菌子了。

同一個團里的其他人也都是客棧的住戶,會參加這項活動的原因和謝青溪她們差不多。

「來都來了,總要留下點什麼回憶吧,不然多虧。」

說這話的是一個二十來歲的年輕姑娘,舉著相機,自我介紹是自媒體博主。

劉頌悠聞言眼睛一亮,主動跟對方打招呼聊了起來,問對方是怎麼走上博主這條路的。

「我原來是在雜誌社做記者的,欄目,後來雜誌社不景氣,自媒體火了,就想著換一種形式繼續我的工作,嗐,混口飯吃嘛。」

謝青溪就見隨著對方這番話,劉頌悠的臉上露出深以為然的讚許,甚至變得親近起來。

接下來一路上她都和對方有說有笑,還主動打聽學新聞傳播學會上什麼課之類的信息,向語嵐數次想阻止,讓她別妨礙人家的拍攝,她都當沒聽到,只能無奈的直搖頭。

不過謝青溪倒是覺得這沒什麼不好,「讀一個專業前確實需要好好打聽打聽,就像我學的是生物製藥工程,還是等開始上學了,才知道這專業有多不容易。」

大概也是因為劉頌悠的活潑活躍了氣氛,加上去山裡的路要坐一個多小時車,大家閒著也是閒著,便你一言我一語的聊了起來。

大家天南海北的來,每個人的經歷都不一樣,聊起來其實很有意思,直到有人問謝青溪和向語嵐是從事什麼職業的。

向語嵐剛要回答,謝青溪就見劉頌悠的神色變得有些難看,似乎被問到這個問題是一件讓她很難受的事一樣。

大概是因為青春期比較敏感,在意的點各有各的不一樣,有的人是介意自己的身材,有的人是介意自己臉上的雀斑,有的人則是覺得父母的工作聽起來不夠高大上,比不過別人。

像劉頌悠,謝青溪覺得,她大概是羞於承認母親是個全職太太家庭主婦,是所謂的「家庭寄生蟲」。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