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應公館這片天地,外面會有什麼呢?會遇到什麼樣的人,聽到什麼樣的故事,如果不是離開家,她不知道什麼時候才會有所耳聞。
謝青溪又想起歸雲集團這些年做過的慈善項目,有的是資助失學女童,有的是希望學校,還有的和殘障人士有關,也不知道結果如何。
擺渡車穿過人群,終於抵達一大片明清風格建築群,蔣文悅用手機開了導航,大家跟著她走了大概十多分鐘,終於看到劇組的標誌。
在路口就放著路障,支著非工作人員不得入內的牌子,蔣文悅和塗景瑩把路障搬開,讓大家都過去以後,再把路障挪回來。
往裡走就是劇組租下來的地盤了,是一整片完整的街道,制景組的同事正在搭建場景,還有一台吊車在安放高高的擋板,據說是保密工作的一環。
「走路小心點啊,避一下,不然萬一上面有東西掉下來,頭要破的。」蔣文悅一面在前面帶路,一面提醒道。
謝青溪邊走邊看,看著周圍的建築風格,和容城或者陵城的傳統建築截然不同,看著倒像是江南一帶的屋宇。
沿著街道走,兩邊是各種鋪子,制景工作顯然已經到了尾聲,謝青溪看到了藥鋪和銀樓的牌匾,還有某某瓷器店、某某書坊之類,餐館、酒樓也都準備妥當。
走進巷子以後,環境變得清幽安靜下來,某宅某府的匾額出現,看來這裡屬於住宅去,抬頭往遠處看,可見觀景台高高在上,想必視野一定很好。
孟靜向她介紹說:「聽說這一片是根據仇英的《清明上河圖》復原的。」
謝青溪看著路過的小河,水面平靜安寧,笑著感慨道:「設計師和建築工人真是厲害,在容城也能見到江南水鄉了。」
「也不知道得花多少錢。」於櫻嘖嘖兩聲。
話音剛落,前面的蔣文悅已經進了一道被兩旁竹子掩映的院門,謝青溪她們也跟著進去,不像大家熟悉的那種講究對稱的四合院,它是大門直通入戶正門的,院子小巧玲瓏,更像是當代別墅的布局。
「快看,二樓還有個露台。」何秀秀忽然驚訝道。
謝青溪聞言仰頭,看見果然有個露台,不禁驚訝:「這真是從古畫裡復原的?」
看著真挺像開發商送的大露台,除了是木結構。
何秀秀還說呢,「我家兩層半,三樓就是這樣,空出來的地方可以曬東西,花生黃豆還有衣服,曬穀子也行。」
話音剛落,就聽到一句帶著笑意的:「千真萬確是依據古畫復原的文人宅邸,在有月亮的夜晚,與有人在平台上吟詩賞月,那可是一件很風雅的賞心樂事。」
謝青溪循聲看去,見一位中等身材的中年男子出現在正門門口,戴著眼鏡,神情溫和的看著她們。
蔣文悅立刻笑著招呼道:「哎喲,鄭導親自來接我啊?榮幸榮幸。」
邊說邊上前跟鄭天越握手。
大家連忙跟導演問好,謝青溪耳邊左一聲鄭導好右一句鄭導好不絕於耳,她剛要隨大流也說一聲,就聽鄭導主動跟她寒暄:「應太太,幸會幸會。」
謝青溪到了嘴邊的簡單問好立刻便順著對方的態度更改,笑道:「這話我說才對,說得誇張一點,我是看著鄭導的劇長大的。」
印象里高中時鄭天越的清宮劇就已經很火了,那是一部女主角穿越回到清代的古偶,當時身邊的同學都在看,出去逛個街,也隨處可聞那部劇的主題曲。
即便不說那麼遠的事,就說這次聽說她要跟鄭導的組以後,汪姐和莊女士對他導的那幾部劇如數家珍到經典台詞能原模原樣說出來,就知道他的清宮劇有多深入人心。
「那是我的榮幸。」鄭導笑著同謝青溪握了握手,道,「既然有緣分成為同事,那就希望應太太能在組裡過得愉快,有事找我或者……」
頓了頓,聽見一陣腳步聲從里面出來,立刻便扭頭,指著出來的一男一女對謝青溪介紹道:「這是我們的製片人魏霆,還有監製劉暢然。」
「魏製片,劉監製,多關照。」謝青溪笑著沖他們點點頭。
幾人一陣初識的寒暄,結束時蔣文悅都已經把人領到里面去了,鄭導他們便陪著謝青溪往裡走,給她介紹這屋子裡里外外。
「這兩層就是這個院子的主體建築,應太太您看,這裡布置了爐瓶三事,還有書,所以我們說這是一間文人宅邸,在仇英版本的《清明上河圖》里可以找到對應的布局。」
鄭導剛說完,劉監製就拿過來一個本子樣的東西,打開一看,正好是鄭導說的那幅畫的摺疊本。
她翻到一處,笑道:「應太太您看,就是這兒,是不是一模一樣?當時鄭導一看就說這兒好,然後定下來說以後這裡就是大本營了。」
謝青溪看著圖畫,再扭頭看看來時走過的路,恍然大悟的點點頭。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