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91节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退了,一夜之间。

孙权的大军就退回了江东。

此刻,仿佛……天穹上,那无尽的阴霾笼罩在每一个灰头土脸回来的江东甲士的头上。

所有人都垂头丧气,这仗打的,明明人这么多,可就……就是打不过。

如果说是“窝囊”吧?

也不尽然!

那就是纯粹的打不过。

从士卒战斗力、将士临阵指挥、主帅的统筹,所有方向……完败,彻彻底底的完败!

仿佛,这两场大败后,心头的气一下子就泄了,像是两条约定成俗的准则,镶嵌在每一个江东兵的心头。

其一,野战就是送死,更不要说攻城,下次吴侯在动员攻城,狗都不信。

其二,山西人不好惹,在这群山西人死光之前,东吴的北伐是没有一丁点希望的。

呼……

此刻的孙权站在长江岸边,他仿佛感受到了另一种悲鸣。

滔滔江水依旧是向东奔腾。

只是,那些长眠于逍遥津的江东子弟,却再也无法回家。

乌鸦在天空中飞来飞去,兴奋的嚎叫着,这是因为,逍遥津上那江东子弟的尸首,即将成为了他们最可口的食物。

——“呜”

——“呜呜……”

就在这时,重重的啜泣声响起,孙权注意到,他的身侧,凌统正跪在江岸边,一边捶胸顿足,一边哭泣!

“死了,全都死了……”

“我那三百弟兄全都死了!一个也没回来。”

说起来,凌统就是太老实了。

当逍遥津上败局已定,面对张辽与他那群山西同乡,吕蒙、蒋钦、甘宁都是象征性的抵挡一下,然后迅速撤离。

唯独凌统最实在,愣是战到了最后一个弟兄倒地。

他多年培养的三百多个心腹亲兵一仗全没了。

“人死不能复生,公绩节哀……”孙权安慰道:“至少你还在,孤还在,不就是兵马嘛?你死了三百兵,孤给你三千就是了!”

闻言,凌统茫然不能自已的望向孙权,他张开嘴巴,他想要破口大骂,却最终还是把话都咽回了肚子里。

这是兵的事儿么?

招三千个新兵,和他三百个从“伍长、什长、百夫长”里挑出来的亲兵,一道征战了这么多年的情份儿,那能比么?

当然,孙权的心情也不好受。

安慰过凌统,他望向这涛涛江水的眼神也开始变得更加迷茫。

先是被八百破了十万;

又是逍遥津一战,东吴的气都被打散了!

别说北伐,别说张辽了,就是现在提到个“北”字,提到个“张”字,士卒们都不敢大声说话。

更有甚者,若是在睡梦中听到这些“字眼”,无数江东子弟一下子就醒了,然后是彼此依偎,抱着被褥哭泣。

合肥之战,江东子弟已经被打破了胆哪!

呵呵……

孙权无能苦笑,他感慨道:“若孤那父兄还在,怎会经历如此一败?怎会让三军胆寒到如此地步?”

是啊,他才三十三岁啊!

三十三岁,北面,他就已经打不动了,认怂了!

而西面又因为那合肥赌约,即将面对的是坚如磐石的长沙三军,是固若金汤的江陵,是无双勇武的关云长啊……

这又是一个山西人!

孙权感觉他这辈子,怎么愣是过不去“山西人”这一关呢?

念及此处,不争气的眼泪就要从孙权眼角流了下来……

一旁的吕蒙连忙安慰道:“主公,胜负乃兵家常事……主公无需太过自责。”

“孤何必自责?”孙权大手一摆,他尤自死鸭子嘴硬,“此战败也就败了,孤不可惜!”

“可,因那合肥赌约,长沙三郡也没了,那刘备借荆州之事也没了,道义站在了他刘玄德那边,从此孤之东吴再难拓展?此谁之过?”

这……

吕蒙与身侧的凌统、甘宁、蒋钦等人面面相觑。

谁之过?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