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46节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甚至还暗中保护?

这哪里是逆子啊?这分明是‘麒麟儿’才有的待遇!

其二,廖立更没想到,就算派人来保护。

竟然是……

竟然是眼前的这位。

关公这得有多重视这位“四公子”啊?

……

……

第163章 你什么档次?跟我见一样的人!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当此世道,三人成虎的事儿可不少!”

“呵呵,公渊(廖立)啊,倘若关家父子真的不和,二将军又岂会派我来长沙郡见你。”

与长沙太守廖立说话的。

不是别人,乃是世居沔南,当地的豪门世族、如今关羽的主薄,廖化。

区别于《三国演义》中,廖化黄巾贼出身。

真实的廖化,可是实实在在的大族子弟,文武全才,远非周仓之流可比。

人言——“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

本意是比喻办事缺乏好手,让能力一般的人出来负责。

但这句话,简直是把廖化“黑到底”了……

历史上的廖化,能力并不平庸,文武全才,能谋能打,简直堪称忠义无双的一代名将!

事实上,廖化并不是以“武人”身份出任仕途。

他是实实在在的氏族子弟,是文化人……

做了几十年的文职工作。

比如在荆州时期,他就是关羽手下的主薄。

蜀中时期,他是诸葛亮的重要幕僚。

如果按照历史原本的轨迹发展,关羽败走麦城。

覆巢之下,没有完卵。

那时候的廖化为了保住性命,忍气吞声。

其实,作为当地的“豪门氏族”,只要廖化愿意,他能很轻易的帮吴军收编关羽的残军降卒,以此立功,成为孙权的座上宾。

可廖化上演的是几乎完美复刻“关公”版本的——“身在吴营心在汉!”

庸庸碌碌,苟且偷生。

白吃了孙权几年粮食的廖化,当听到刘备进攻东吴的消息,他立马装病猝死,趁机带着一家老小,连夜逃跑,并与蜀军会和。

如此赤胆忠心的人才,刘备也为之所感动,特意加封其为宜都太守。

从那时起,廖化的职业生涯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但事实上,因为诸葛亮第一次北伐,错用马谡,导致功败垂成。

这使得诸葛亮在接下来的北伐中,使用文官时,格外的小心。

作为诸葛亮手下颇为信任且器重的文官“廖化”,诸葛亮对他的使用更是异常谨慎,始终让他待在后方出谋划策,管理后勤。

这样做的目的,是马谡的前车之鉴历历在目。

一来诸葛亮要堵住了众人的非议,二来也是诸葛亮对廖化的一种保护。

真正有机会带兵,那还是诸葛亮殒命五丈原之后。

姜维接管兵马大权,正是用人之际,诸葛亮核心圈里的廖化,自然成为最佳人选。

这就是所谓的——“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

然后就是238年,廖化带军攻打魏国营寨,面对敌军援军抵达,他镇定指挥,围点打援,当场击杀南安郡太守和广魏郡太守,率军大胜。

248年廖化在成重山击退魏将郭淮的进攻,成功接应前来投靠的凉州兵马。

249年,廖化率军对战魏将邓艾,牵扯了邓艾军数日,以便姜维进攻雍州。

263年,七十岁的廖化率军赶赴剑阁,参加阻击战,让钟会不得前进一步。

在近三十年的征战中,廖化没有犯过大错,还屡建奇功!

甚至能和邓艾、钟会等名将交手而不溃败。

故而,他妹的“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这简直太侮辱这位名将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