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從心不從玉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8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在國內出發處,她抱住她家無比可愛的老李,千言萬語都在擁抱里。

片刻後,老李鬆開她,他不太習慣在公共場合感情外露,哪怕只是親情。

他把手裡的行李箱遞給她,說進去吧,別誤了航班。

李豫接過行李箱,揮手拜拜,然後轉身走進安檢區。

坐在飛機上,她想起當年去美國上學的場景。

那天也是這個機場,在國際出發區。老李隨她辦理好行李託運,再三打開她的背包檢查入學資料。入關前老李叮囑完吃喝睡覺後,還酷酷地說,「一個人在外,別哭鼻子呀。」後來她在美國的五年,一次也沒哭過,倒是那次轉身入關時哭了鼻子。

在登機口她接到傅從玉的越洋電話,他在電話里告訴李豫,唐宋和他稍後會去機場接她,讓她別緊張。她帶著輕微哭腔說,「我沒緊張。」

傅從玉在電話那端笑起來,「李叔剛剛打電話說你入關前緊張地抹眼淚。」

電話很快被掛斷,因為機場廣播通知開始登機。

她其實撒謊了。

那時候,她很緊張。

不過,現在已經沒有關係。

她忘記在哪兒看過一句話,大意是我從不回憶過去。對我來說,唯一重要的事情就是永恆的現在。

李豫讀書不多,也不喜歡帶有文藝腔調的書籍,偶爾買一本也只是在飛機上消磨無聊時間。

曾經她覺得自己做過最文藝的一件事情是傅從玉。後來,她決定從單戀中抽身。她再與他通電話見面聊天,也不會覺得自己還想和這個人建立超越友情的關係。

就像此刻,她剛剛回憶起他,心裡已經主動把回憶里的人和現在的人做完切割,兩個傅從玉和兩個李豫。

現在的李豫能迅速從情緒中抽離,一分鐘進入工作狀態。

飛機上,她開著電腦閱讀近期發表的論文,這幾篇文章主題都是關於「西部地區政府定位和區域後發優勢」。

這是經濟學上經典的話題,如何處理好「看得見的手」和「看不見的手」關係。

可惜,文章的觀點沒有寫出任何新意,甚至文中採用的支持性數據與作者想要表達的內容有些偏差,相當於論據與論點沒有太大相關性。

她不曉得這些文章是為了發表而發表,還是什麼地方智庫騙取經費的定製文。

她草草瀏覽完合上電腦,說實話,內心有些失望。尤其是其中一篇文章的第一作者還是她師兄。

李豫腦袋裡此時蹦出一個靈魂拷問:如果自己寫不出有價值的文章,會不會也水一篇或者水多篇來應付了事呢?

她想不出來她的真實選擇會是什麼。

她可以信誓旦旦地說,不會,肯定不會。

那麼未來呢,她還會如此堅定麼,她不知道。

帶著這樣的疑惑,她來到此次西部之行的第一站,俞城。

下飛機後,更加燥熱的氣息撲面而來,果然七月份來這邊不是好時機。

李豫在窗口買好機場大巴的汽車票,坐上前往俞城大學方向的車。

這個西部城市的基建正在熱熱鬧鬧的開展,順著車窗向外看,隨處可見的在建樓房、腳手架和土方車。不過這會兒正值中午,一線建築工人們應該在休息。

她靠著車窗玻璃,心想,俞城城市核心區和周圍區縣的政府定位和後發優勢,會是一個很有意思的研究課題,她一定能寫出新意。

她在招待所辦理入住後,去學校食堂吃午飯,然後來到大學圖書館。

在這裡,她辦了一周的圖書館臨時出入證。剛在二層借閱室坐下後,手機在口袋裡震動起來。

唐宋發來的照片,一個三明治和一杯美式,他的熬夜套餐。

自從那天她回復唐宋消息後,他開啟微信匯報一日三餐的節奏,早餐、午餐、晚餐,甚至還有熬夜套餐。

對於這些照片,她大多數時候保持閱後即焚的好習慣。

當然了,在她心情好時,也會回復月亮或者太陽的表情包。

但此時李豫的心情並不美好。

俞城大學已經放假,圖書館借閱室居然關閉空調製冷功能,僅保留換氣功能。

她環視一圈,借閱室的四個角落裡倒是分別立著落地風扇,陳舊的葉片在嘎吱嘎吱轉悠著。

室內悶熱的空氣使她煩躁,她還是選擇回復這條信息,「一天三杯咖啡,你是覺得你們實驗室離醫學院太近嗎?」

凌晨加班中的唐宋並沒有那麼忙,他的新消息來得很快,「我實驗室里有三位醫學博士,真有事不用去醫學院,她們就能搞定。」

李豫更加煩躁,覺得自己有病才會開啟和唐宋的文字對話。

她收起手機,準備換個靠近風扇的座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