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從心不從玉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5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准女神李豫,課後先去找系裡一位資深教授繼續聊科研基金申請事宜,之後她斟酌一番還是把昨晚寫的小文章通過郵件發給章老師,希望能夠得到他的批評指正。

傍晚時分,她去食堂吃飯又偶遇曹衍。倆人的辦公室一個在四層一個在五層,所屬不同系部,幾天內能遇到兩次,也是緣分。

曹衍笑著提議說,「師妹,我們以後不如結成飯搭子。沒人做伴的時候,一起去食堂。」

李豫應答說,「行啊,榮幸之至。」

路上,倆人閒聊起教學任務。曹衍開始吐槽,「學院真應該讓本科生念完大一再選系部。這樣的話,他們可以根據興趣與專長選到合適的專業。我現在帶的這門專業課,是保險學系開的《保險精算學》。課程需要學生有數學基礎,尤其是會用現代數學方法。可是班上有些學生的數學底子就是差。他們學得費力,我教得也頭疼。有兩個特別費力的學生,我甚至想建議他們轉別的系部,比如你們應用經濟系。」

李豫知道他沒惡意,便佯裝生氣,「曹老師,您這還帶院系拉踩的呀……瞧不起我們應用經濟系呀!」她停頓片刻後,又問起來,「我記得你們專業只招理科生吧?理科生的話,數學基礎能差到哪兒去?」

曹衍慌著解釋說,「我真不是拉踩,精算對數學要求高是事實。高中的理科與高等數學的差距,你是知道的。我們系的老師大多是理學本科,數學碩士起步,精算學博士或者數學博士背景。我們是經過長年累月現代數學方法訓練過的。精算課堂運用的模型也是數學家折騰出來的,不是簡單要求高中理科生就行。」

她倒是認同他的說法,也提醒他,「高等數學和線性代數是咱們學院大一和大二所有本科生的必修課。你班上的學生應該是前兩年底子沒打好。本科生需要自覺,大一分辨不出來的差距,大二之後慢慢就顯現出來。不過你的提議也很好,可以向學院反饋,恩澤以後的學生。」

曹衍本科不是江大念的,只好向她請教,「咱們院本科生學的高數等級不低吧,怎麼學生學成這個樣子?」

她有些啞然,想說與數學系當然沒法比,嘆口氣繼續說,「可能是非理工科院系吧。授課老師要求沒那麼嚴格,部分學生學得也不認真。我本科時修過數學雙學位,還是能夠體會到理工科學生和非理工科學生數學基礎的差距。」

對於學生基礎差的現狀,她也無能為力,只好真誠地建議,「你讓助教多給他們安排幾次習題課吧。專業課上學生掉隊,老師也有責任。」

「你修過數學雙學位?」他頗為驚訝。

李豫點頭,「對呀,官網上掛著簡歷呢。每一位想要申請經濟學PHD的學生都要修數雙吧,至少為申請上一重保險。」

最後,倆人一致認為,增加習題課應該是最有效的辦法。畢竟練習才是夯實基礎最好的途徑。曹衍說,要向學院多申請一位助教。兩位助教輪流跟班和帶學生上習題課,壓力會小一些。

飯後,臨時組建的吃飯二人組表示明天中午繼續約飯。

可惜第二天沒能成行,李豫在臨近中午時再一次來到章老師的辦公室。他對她此次文章很滿意,倆人正式就此事交換了學術觀點和看法。末了,章老師建議李豫在立意上可以再拔高一個層級,比如探索其中的核心問題:政府監管的邊界何在,以及如何打造有為政府和有效市場。

「李豫,好好整理一下文稿。文章完成後沒準可以在《管理世界》或者《經濟研究》這類核心期刊發表呢。」

出了辦公室,她興奮地給唐宋發微信,「唐宋,謝謝你之前的開導哇……在你的刺激和鼓勵下,我的第一篇中文核心期刊文章,估計就要誕生啦。」

高興勁兒過後,她意識到需要爭分奪秒地把文章趕出來,甚至需要在其他同行之前投稿。

她給老李打電話說本周在學校寫文章,周末再回家。可真正開始準備完善文章時,她才發現還有許多資料需要查詢,暫時沒有研究生或者博士生可以幫忙,只好親力親為。

晚上唐宋來接她,李豫沒再拒絕他提供的住所。在辦公室里,她背起書包,激動地抓著他的胳膊,「唐宋,唐宋…你真是我的小福星。」

唐宋在中午收到她的消息後,便打定主意,必須趁著李豫高興的時候推她前進一步。

有備而來的他,自然順勢握住她的手,十指交叉的那種,與周末餐桌下的手勢一模一樣。他的臉上浮現出笑容,低頭輕聲問起來,「喜歡嗎,你喜歡你的小福星嗎?」

李豫先是一臉疑惑,相通後便莞爾一笑。她依然沒說話,不過她笑了,笑容越來越開。

唐宋抱起她,把她放在桌子上,緩緩開口確認,「所以你是接受我的offer?」

李豫這次沒再沉默,點頭又搖頭後說,「六個月試用期,既是你的,也是我的。這段關係我希望在試用期內不要公開,還有呀……」

唐宋的手指按在她的嘴唇上,制止住她接下來的話。他的額頭抵著她的額頭,鼻尖貼著她的鼻尖,倆人熾熱的呼吸幾乎交融在一起。<="<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