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庫里,李豫搶走他手裡的車鑰匙,自己坐進駕駛位。早餐是在距離實驗樓最近的食堂用的。臨分別時,她囑咐說,「中午讓實驗室的學生給你帶飯,你可以趁機眯一會兒。反正你可使喚的學生也多。」
唐宋看著她轉身離開的身影,心裡想著,最慘情侶非他們莫屬,在一起的第一天女朋友加班到深夜,自己則從凌晨通宵到天亮。在一起的第二天,自己忙得連一起吃飯的功夫都沒有。
之前他想要哄騙李豫送自己禮物時說辦公室里空蕩蕩的。其實是不對的,他的辦公桌上擺著一個DNA雙螺旋模型。開始工作之前,唐宋先在手裡把玩起模型。儘管他見過無數次這個神奇的結構,依然覺得百看不厭。
這真是近百年來生命科學史上最偉大的發現,沒有之一。雙螺旋最玄妙的地方不僅僅是螺旋結構,更在於鹼基配對,一條鏈和另一條鏈互補,人工標記一條鏈可以尋找到另一條。李豫應該就是自己的另一條鏈,另一對鹼基。
汲取到足夠的精神力量後,唐宋開始修改文章。這是他花費近一年時間和精力的研究成果。當然,發表的期刊等級也相對高一些。李豫昨天說,她可能會有第一篇在中文核心期刊發表的文章。他沒好意思告訴她,自己很快又會有一篇在英文核心期刊發表的文章。
還是等發表後,再告訴她吧。
青年教師也是有階級差異的,這其中的鴻溝有時候如同巴西的貧富差距。
處於底層的李豫也在辦公室埋頭寫文章,只不過過程要痛苦很多。她把自己關在辦公室里,在手寫板上梳理文章的邏輯鏈。她腦袋裡有很多思路,需要整合案例和數據,她想要把腦袋的思想轉化成文字,文字變成段落,有邏輯的段落組成文章。過程不是簡單的材料或者文字堆砌,還需要高明的加工技巧。她只是整理思路就已經快把自己搞崩潰掉。
正鬱悶的時候,李豫接到曹衍一起去食堂的邀請,她答應了。
今天的曹衍有些興奮,一見到她,便開始滔滔不絕,「李老師,你的建議真不錯。我前天找系主任聊過,當時我的課程就增加一位新的助教。昨天晚上,兩位助教給班上學生增開兩個小時習題課,反響很不錯。以後遇到困難,我就找學院和系部尋求幫助,解決問題非常高效。」
李豫心不在焉地點點頭,嘴上說著,「挺好的。」
曹衍看出來她的狀態,問道,「怎麼啦?」
李豫鬱悶地說,文章寫不出來,一直在整理思路。
曹衍笑起來,「我還以為出什麼事呢。文章寫不出來不是常有的事情嗎?哪有人能經常寫出高質量的文章呀。我一般寫不出來的時候,就去找一位老前輩的論文,順著他的思路讀原版文字,然後思考我處於他的環境該怎麼寫,我處於我的環境又該怎麼寫。雖然不是百試不爽,但大部分時候很有幫助。」
李豫好奇問道,「哪位前輩,我也參考一下。」
曹衍摸摸頭,不好意思地說,「或許你會看不懂。一個很冷門的數學屆老前輩,匈牙利人,論文是用德語寫的。」
李豫嘴角微動扯出一絲笑意,「你們的高端局。不好意思,我要告辭。」
曹衍慌忙攔住她,「別呀。我只是提供我的思路,你肯定也有你的方法。不著急,慢慢來唄。」
文章的話題暫時告一段落,李豫問他,「你什麼時候學的德語?」
「七歲前,我一直在德國生活。我爸那時候在德國念博士,七年才畢業。我以前申請學校,本來準備美國和德國都申請,被我爹制止。他說如果我想七八年畢業的話,大可去德國。」
她更好奇,「你爸念的什麼專業,德國博士真這麼難畢業嗎?」
曹衍點點頭,「物理。我覺得他的主要障礙是語言不通。他的專業能力,我不好評價。不過,直到現在他的德語說得都不如我,更不如我媽。」
她笑起來,「你爸知道你這麼吐槽他嗎?」
曹衍嘀咕著,「不止我吐槽。我媽也吐槽。我媽當時去陪讀,在那兒生下我,並拿到德語文學碩士畢業證。」
李豫明白了,一家子學霸。
一頓飯下來,李豫知道曹衍的媽媽是位知名的文學家和翻譯家。她記得自己之前在機場還買過那位老師的文集。世界真的太奇妙。原來老師文章中吐槽過的三流物理學家是作者的老公,那位中文說不利索所以比同齡兒童晚兩級的兒子是她面前的曹衍。
「你父母都在燕城,你本科讀書也在燕城,怎麼跑江城來教書呢?」
曹衍抬眼看著她,「我最先看到江大的招聘信息,投遞簡歷很快被錄取。之後沒再留意其他的招聘機會。有個工作就成,哪個學校我不挑。」
得,真的沒法交流。她第一次與曹衍吃飯時,以為這是位和自己一樣的普通學者,雖然有些愛八卦。第二次和他吃飯時,覺得是很敬業的老師,處處為學生著想。今天與他吃飯,才知道人家那是低調的凡爾賽。<="<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