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天生女主命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7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我一氣之下,就去那個誰誰誰的評論區掐了好幾次,但這樣下去也不是辦法,所以明天約了他線下掐。呵呵,能讓奇葩誇讚的,肯定不是什麼好東西。我倒要看看對面是什麼貨色,一定要把他手頭的資源搶過來。」

陳盎勸道:「你別這麼衝動,網上的事網上解決,要是你們真一言不合打起來了,還要被請去喝茶。」

齊馨不在乎道:「誰怕誰是狗!你明天和我一起去,萬一打不過,幫我報警,打得過的話,幫我叫車跑路。」

陳盎打算陪她一起去,但第二天一早,接到了主辦會計的電話。

「小陳,在家嗎?行長拉了一個大客戶,是溫城的一家工廠,員工有兩三百號人,我們今天打算帶著機器去開卡,把這個月的任務完成掉。你收拾收拾,小曾開車來接,十五分鐘後到。」

完全不給拒絕的機會啊。

陳盎趕緊起床洗漱,拿了一塊年糕邊吃邊出門。路上抽空給齊馨打電話,說自己臨時有工作,讓她今天先別去。

可齊馨卻說自己已經到了,讓她別擔心,帶著辣椒水呢。

陳盎想到她說的地點離陳小濱單位很近,於是打電話給陳小濱,可沒人接。

小曾的車已經在路邊摁喇叭,陳盎只好先上車,過了十幾分鐘,接到陳小濱的電話問怎麼了,得知他今天有事不在單位,便也沒說什麼。

齊馨倒發了一條微信:「姐妹別擔心,那誰原來是個弱不禁風的小白臉,感覺我一拳頭都能砸死他。放心,我不會衝動的,會留他一條狗命!」

聽她這樣說,陳盎便放心地隨同事們出差了。

臨城到溫城,走高速路大約一個小時。

溫城靠南靠海,氣候更加溫和濕潤。一路上,途經臨城鄉鎮,又穿過了市中心,每座城都有自己的特色,但因為地域相近,又不可避免地帶上一絲相似感。

他們去的這家工廠在東部海邊,需要穿過溫城城區,駛離高速後,還要再開四十分鐘。到達時,已經接近中午。

大家沒有先去吃飯,而是立刻搬出機器,哐哐幹活。

四個人,辦兩三百張卡,時間還是很緊張的。

三個小時後,終於完成任務,已經下午兩點。幾人辦卡辦得頭暈眼花,結束後,才發現肚子已經餓得咕咕叫。

「金塘鎮挺有特色的,海鮮超級多,還特新鮮。對了,咱們吃完飯可以去那個網紅景點打下卡,就在附近,好像叫什麼彩虹村。」小曾建議。

大家欣然同意。

找了當地一家特色飯館,陳盎坐下時想起入職培訓時的同桌姜沫,就是溫城金塘鎮本地人,可以問問她有什麼特色菜。

姜沫很快回復微信:「小盎啊,你來金塘了怎麼不和我說一聲,發個定位,我今天正好休息,來接你玩。」

陳盎:「和同事一起來開卡,等會兒就回去了。」

姜沫道:「別啊,好不容易來一趟,和你們領導說一聲調班唄,今晚住我家的民宿,不要錢。」

金塘鎮是溫城著重打造的旅遊區。不同於臨城走的千年文化底蘊之路,它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風景,毗鄰大海,背靠青山,當然,也通過人工打造了一些例如彩虹村的網紅景點,每年都會吸引好大一批遊客,帶動了本地民宿的發展。

陳盎知道,姜沫家就經營著一家不錯的民宿,每到旺季,生意很好,她是一個實打實的小富婆。

剛吃完飯,姜沫就騎著小電驢到門口接她了。

陳盎明天本來就不上班,和主辦會計說了一聲,兩撥人兵分兩路。

陳盎接過頭盔,跨上小電驢后座,抱住她的腰,姜沫車速不快不慢,帶著她穿過熙熙攘攘的街頭,開到了一條蜿蜒向上的山路。

山路是休憩過的,用一塊一塊拳頭大小的,青色、紫色的岩石鋪就,年頭久了,一些已經開裂。

小電驢有些顛簸,姜沫放慢了速度。

陳盎轉頭打量四周的景色,斑駁日光被樹枝割成一片一片,像鏡子碎片,散落在青石上,反射出溫和的光。

隱隱約約還能聽到海浪拍岸的聲音。春季的海風略帶涼爽,卻沒有一絲海腥味,只有一股淡淡的鹹味,比海鹽香水好聞多了。

陳盎和姜沫的頭髮都在往後飛舞。

陳盎撥了撥她的頭髮,姜沫一路上都在嘰嘰喳喳地說話,時而問這裡景色好不好看,時而問在支行過得怎麼樣。

陳盎也有很多話說。

片刻後,來到一處稍急的地勢。

小電驢帶著人不好直接上坡,姜沫停下車往上推,陳盎在後面幫忙扶著一起推車。

走得慢,裝入視野的東西更加清晰。

山間依稀散落著一些古老的房子,都是用大塊石頭堆砌建成,和路上的石頭顏色有點像,紫色、青色、綠色,間雜著,像一幅色彩鮮明的油畫。

「這些房子好漂亮。」陳盎誇讚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