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清穿溫僖貴妃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2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遏必隆笑著對瑾華說:「一個侯爵,阿瑪還是舍的起的。」瑾華看著遏必隆,她整個人都充斥著疑惑。額娘和姐姐話里話外都是遏必隆為了權勢不擇手段的,怎麼到了這會兒好似對到手的權勢不屑一顧似的?

看著瑾華一臉懵的樣子,遏必隆暢快地大笑出聲。

看再笑下去,瑾華就要惱了,遏必隆收斂笑意,溫和地對瑾華說:「你為你額娘和姐姐考慮,推出法喀和蘇和泰,是沒有錯的。」遏必隆喝了口茶繼續說道,「你唯一的錯處在於沒有把事情掌握在自己手裡。而是輕易地相信了你舅舅。」

「聽阿瑪話里的意思,好像沒有很怪舅舅的意思?」

遏必隆摸著鬍子,笑而不語。

瑾華漸漸回過味兒來,進而睜大眼睛看向遏必隆:「阿瑪!」

「終於想明白了?」他無視瑾華震驚的神色,繼續說道,「你倒是比你哥哥聰明,他倒現在還沒有想明白呢。天天在我眼前一副委屈又不敢說的樣子,看得為父眼睛疼。」

這件事情要從瑾華把關於牛痘的發現和打算告訴郭羅媽媽之後說起。

那時候郭羅媽媽除了將舅舅和額娘叫來外,還分別給阿瑪和舅舅寫了一封信。

正是這封信讓阿瑪和舅舅有了默契。阿瑪許舅舅爵位,而舅舅此後唯阿瑪馬首是瞻。但舅舅也明言,如果入宮的鈕鈷祿氏貴女不是瑾華,他只在政事上相助,不參與後宮諸事。若入宮的是瑾華,他自當鞠躬盡瘁。

最重要的一點是,他們都覺得瑾華太過輕信旁人,後宮波詭雲譎,他們再是提點,也不及瑾華親身經歷後的自身謹慎。

事實證明,他們是對的。

「那哥哥說的稻田養魚和種桑養蠶呢?舅舅為什麼又半途而廢了呢?」

「我們都知道那是好東西,但好東西不需要一下子拿出來。牛痘的事情已經鬧得沸沸揚揚了,你舅舅的莊子人來人往的,不適合再有什麼出格的東西出現。」

看瑾華認真傾聽的樣子,遏必隆索性將要說的一股腦兒全說了出來。

原來,阿瑪跟舅舅都認為,隨著皇上乾綱獨斷,他們這些老牌勛貴在朝中的話語權只會越來越少。

國朝已定,建功立業自然有大把的機會,但若後宮無人,他們也會很被動,而瑾華又有孝昭皇后的餘蔭,她入宮的路會比別的族中姐妹要好走很多。所以,雖說是瑾華與族中姐妹在江南受訓,但其實大家都默認她是入宮的不二人選,正因如此,阿瑪看出她心性不定才和舅舅來了出「忘恩負義」的大戲,讓瑾華栽個跟頭。如果她沒做任何改變,那他們就會選擇另外的姐妹,哪怕路難走些。

「那額娘知道此事嗎?」聽瑾華問起宛雲,遏必隆一時有些一言難盡起來,顯然這次的事情宛雲所作所為讓遏必隆很不滿了。遏必隆沒有多說什麼只一句話:「衝著你額娘替為父生下了你們兄妹幾個,阿瑪必會善待她的。」

作者有話說:

(注1)聖旨參考搜索自百度

第15章

不出所料,瑾華回到寧和院的時候,瓊櫻已經跪在了院中,她看了一眼,示意素心將人扶起。

來到正廳,瓊櫻又跪在瑾華面前,雙手作托舉狀,手上正是她自己的身契:「格格,奴婢回來了!」瓊櫻抬起頭,滿面笑容,哪有什麼惶恐不安,賠罪認錯的樣子?

瑾華與瓊櫻對視一眼,兩人皆是一笑。

素心一頭霧水,但安靜侯在一側,沒露出一絲好奇。

其實在法喀離開江南後,瑾華曾反覆推敲整件事情,總覺得自己忽略了什麼。

當時,瓊櫻跪在地上發誓效忠:「格格,自從您給奴婢取了名字後,奴婢就是您的人,你相信奴婢,奴婢自從跟了您後就再沒同舅老爺聯繫過的。」

瑾華自然相信,她本就更倚重瓊櫻一些,她們差不多日夜都在一起,身邊人有沒有背叛,她還是能知道的。

但她還是覺得不對,於是就讓瓊櫻去親近蔡嬤嬤,蔡嬤嬤是當初郭羅媽媽給她找來學習醫理的。

到了江南後,只要瑾華所求,蔡嬤嬤基本上傾囊相授,包括醫術,禮儀,甚至她所知的宮廷秘聞。這不是一個正常只想養老的嬤嬤能做的事情。但她幾次試探蔡嬤嬤,她並沒有重入宮廷的打算。

於是,瑾華索性將疑惑暫時壓下,思索一切都是合理的情況下,最會發生什麼?自然是她覺得身邊人不可信了。於是,她與瓊櫻商量讓她去蔡嬤嬤身邊,一則看看有沒有什麼發現,二則,如果事情真的有問題,這樣的發展才不會引起旁人的懷疑,三則她覺得定居江南很不錯,所以最後將身契給了瓊櫻,讓她自己選擇。

但蔡嬤嬤人老成精,一絲半點都沒有透露出來。

「乾娘說,如果不是一開始就身在局中,她其實是很願意伺候在格格身邊。」瓊櫻給瑾華卸下釵環,她知道瑾華日常不喜歡頭上帶太多首飾,「她說,這麼多年來沒有見過格格這樣的主子,有些人的仁慈尊重都是放在臉上的,只有格格是真的尊重她們。」瓊櫻傷感了一瞬,就笑道,「奴婢聽乾娘說,您到了京城就會知道所有的事情,所以在安頓好後,就讓奴婢回京了。」

「蔡嬤嬤留在江南也好,遠離是非。她那邊有人照顧嗎?」瑾華將手上的琺瑯手鐲脫下,又將耳環摘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