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是假的,她和家族都要受到忌憚,太后是真的,她就是污衊一國太后,她與家族同樣要受牽連,她只能自己破局。
若不是自己已身在局中,不破局,自身難保,她還真不想管這些。
事情很順利地安排下去了,但目前都還沒有什麼異常。
遏必隆收到瑾華問詢當年太后入京的具體事宜,很是驚訝,信中還說了,若遏必隆不知道,需要查訪,務必暗中進行,不要被人覺察,萬不可透出一絲風聲。
他拿著信紙的手就是一抖,多年的政治生涯告訴他,女兒在做的事情很冒險。
這一年多來,瑾華憑著自己的表現,已經獲得了族中大部分人的支持。
遏必隆這個族長的威信達到了頂峰,這都是女兒帶給他的。
思及此,遏必隆下定了決心。
將手中的信處理掉,拿起筆將他所知道的關於太后的消息事無巨細地寫了下來。
也是巧了,那時迎太后入宮的正是鰲拜,那時候他們都還年輕,交情也好,想到這兒,遏必隆放下了手中的毛筆,誰能想到鰲拜後來會生出那樣大逆不道的心思,而他也因為與鰲拜私交甚篤見罪於皇上,導致多年不得志呢。
嘆息完了,又拿起筆記錄當年鰲拜回來後與他飲酒時跟他講的見聞。
這封信很快被送到了瑾華的手上,瑾華檢查了一下信的暗記,發現完好無損,便拆開來看了起來。
信中詳細講了太后從科爾沁出發到京城的所有事情,瑾華有些疑惑,看到是鰲拜領人去接的太后,又與遏必隆在喝酒時吐槽太后的跋扈,直到遇上刺殺後,才收了脾氣,她的眉頭皺了起來,刺殺?改了脾氣?
將信件處理掉後,她心中慶幸還好老父親知道這樣隱秘的消息,不然時隔多年,即使是調查也不一定會有這麼詳實。
瑾華直覺問題出在刺殺上,從太皇太后身上能看到草原上的女子大多意志堅定,她不相信,一場刺殺就能讓太后害怕地改變了性情。
那麼,那個時候太后就換人了麼?
以她收集的消息,這麼多年太后一直依附太皇太后生活,沒有什麼主見,對人也和善,後宮提起她基本是讚譽居多。
瑾華手指輕巧桌面,不妨把腦洞再放大點。
鰲拜曾跟遏必隆炫耀,那些刺客不堪一擊,全部被他斬於馬下,那麼,有沒有一種可能,那個時候,其實刺客醉翁之意不在酒?
刺殺是為了掩蓋他們真正的目的——換嫁!
假設當時換嫁成功了,但後來因為種種原因,策劃和參與這場陰謀的人陸陸續續沒了,太后便假戲真做,安安穩穩享受著榮華富貴。
這麼多年過去了,她不知道為什麼原因被人發現了,於是,她在幾十年後開始了原本的計劃。
瑾華敲桌子手停了下來,握成了拳。
而這個計劃,劍指康熙!皇子阿哥們則是附帶,還有她這樣的後宮妃嬪,到時候或是被控制,或是消失在後宮!
瑾華越想越覺得心驚。同時又有些哭笑不得於自己的腦洞。
不知道是不是穿越前,聽多了小護士討論各類小說,瑾華發現,她能很順暢地為太后寫一部人物小傳了。
輕笑地搖了搖頭,不知道是不是因為生活節奏變慢了,她的性格也慢慢發生了一些改變,自己也是被自己的猜測逗笑了。
瑾華覺得她現在已經做了她能力範圍內最好的安排了,接下來只能見招拆招了。
瑾華不知道,她的猜測雖不中亦不遠矣。
第66章
不管怎麼樣,日子還是要過的,永壽宮外松內緊,瑾華這些時日一直匯總收到的消息,看能不能分析出些什麼,因為曹青雲非常擅長信息的整合處理,就暫時停止了他熱愛的研發事業,幫著瑾華篩選消息。
他們將各處傳來的消息寫成紙條,將相似的放在一起,然後逐漸拼湊出了一個脈絡。
「娘娘,您看。」曹青雲將匯總的消息,用瑾華教的樹形圖,繪出了一副太后從科爾沁到京城的人物關係及事件關聯圖。
圖中將各個時間節點與對應的人和事都重點標註了出來。
瑾華忙接過來看,妙蕊幫瑾華拿著紙的一端,瓊櫻則幫著曹青雲將四處散落的小條子清理乾淨,處理掉。
對著這張圖,瑾華總算看出了些端倪,她從遏必隆那裡知道,太后出嫁來京城的路上時遇刺,馬車曾受驚瘋跑了一段路,這時候太后是離開過鰲拜的視線的。<="<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