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遏必隆漏夜前來,讓他全力相助瑾華,他想也不想就應下了。
遏必隆與阿克敦談妥後,就傳信給瑾華,告訴她自己要伴駕出行的事情,並將阿與克敦的聯繫方式告訴她。
瑾華收到遏必隆的信後,心中鬆了口氣,好在還有舅舅在,她不會因為遏必隆的離開被斬了宮外的手腳。
她在康熙臨行前來看她的時候,跟他說,想念郭羅媽媽與額娘,希望能提前將她們接進來陪伴她生產。
宮中嬪妃生產本就有讓家人陪伴的先例,瑾華只是提前將人接進宮來,康熙毫不猶豫就應下了。
等康熙離開紫禁城後,瑾華便寫了封信給阿克敦,交代了一些事情後,就等著她們遞牌子進宮了。
太皇太后聽著蘇麻喇姑稟報永壽宮的動靜,笑了笑:「她倒是聰明,知道先把家中長輩接進來,不過,本宮聽說她的那個額娘不是拎得清的,你去找人接觸看看。」
蘇麻喇姑應是後,還是忍不住問出了自己藏在心底很久的疑問:「格格,奴才跟了您很多年,知道您不會為了還沒有發生的事情而對僖皇貴妃娘娘痛下殺手,這樣不僅會影響您與皇上的情分,弄不好還會與皇上反目。」
蘇麻喇姑覷著太皇太后的臉色,小心翼翼地說道:「這樣得不償失的事情,實在不值得您去做。」
太皇太后聞言,沒有怪罪蘇麻喇姑,她沉沉地嘆了口氣,有些話憋在心裡,她也是不吐不快,她說道:「是福臨點醒了本宮。」
蘇麻喇姑悚然一驚,是「先帝」?她不動聲色地喚了聲:「格格?」
那時候,瑾華拼盡全力拉住康熙,太皇太后是真的很感激她,甚至一度想讓康熙直接封瑾華為後的。
但是,等她興致勃勃地與順治帝說到此事的時候,順治帝卻兜頭潑了她一盆冷水,她到現在還記得順治帝的話。
「此女心性沉穩,可堪為後。」不等太皇太后露出笑容,他又接著說道:「只是,貧僧那日觀此女臨危不懼,她對皇帝遇險有緊張卻無擔憂,可見,此女對皇帝無心。」
他鄭重看著太皇太后,說道:「貧僧自己勘不破情愛,又放不下身份,故而自欺欺人避居五台山。」
沉默了一陣後,他又繼續說道:「但皇帝還年輕,江山重擔在身,不可如貧僧一般因貪戀紅塵虛妄而步入歧途。」
太皇太后聽後,五內俱焚,她此生最在意的事情,便是順治帝棄她不顧出家為僧。
她扶幼帝上位,多少艱難險阻,多少明槍暗箭,一路走來,她早已身心俱疲,若因為瑾華的緣故,讓她再經歷一次皇朝變動,她自覺有心無力。
其實,她心中未必不知道,瑾華跟董鄂妃是兩個完全不同的人,康熙與順治帝也是截然不同的兩代帝王。
但,愛新覺羅出情種,她不得不防,她心中更加知道,要想朝堂安穩,有些犧牲在所難免。
她能答應康熙,這次若瑾華能安然無恙,她就不再對付瑾華,也是因為,瑾華曾經的為人處事。
瑾華在宮中一貫是關上門來過自己的日子的,便是有段時間與惠宜二妃交好,也從來沒有與她們做過什麼出格的事情,倒是帶著宮中的風氣都好了不少。
加上,瑾華曾經真心孝順她,她人老成精,一個人對她真心,還是裝作真心,實則想從她這裡得到好處,她還是看得清的。
也罷,就當給這個孩子一個機會,她也怕逼得太緊,適得其反,畢竟瑾華的娘家也不是無名之輩。
不過,她認為瑾華逃過的可能性不大,她留了很多後手在瑾華那裡,還特意將她的阿瑪調離紫禁城,讓她即使出了事情也沒有辦法直接聯繫康熙求救。
身為這後宮地位最高的女人,她不相信有人可以在她手中逃離,若不是知道瑾華自己就會些醫術,她也不用這樣麻煩了,直接一碗藥下去,什麼事情都解決了。
這次可以說是後宮地位最高的兩個女人之間的戰鬥了,若瑾華能順利產子還好,還可以期待未來,若她不幸中了算計,那便是萬劫不復了。
作者有話說:
第111章
瑾華既然已經猜到太皇太后會在她生產的時候對她出手,自然是要防範於未然的,宮中對生產的女子動手無非就是那幾種。
用藥她是不怕的,那就只有在接生嬤嬤和接觸產房的宮人身上做文章了。
好在她一貫謹慎,入宮的這兩年多來,她幾次出手梳理永壽宮的人手。
如今還能留下來的,不能說百分之百保證是自己的人,但也能保證不是別人的釘子,除了一開始就是刻意留下來的思風與思雨之外。
思雨不必說,她是康熙的人,瑾華留著她本就是為了安康熙的心,也是為了自己省心,免得她這邊找出一個,康熙還要費心再安排一個。
思風卻是太皇太后的人,一開始,瑾華留著她的原因與留著思雨是一樣。
不過,當她知道太皇太后要對她不利的時候,她留著思風,便是想通過她的嘴傳消息給太皇太后,而這些消息都是她願意讓她知道的。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