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這廂瑾華仔細推敲著蛛絲馬跡,那廂慈寧宮中,太皇太后收到了五台山送來的信件。
太皇太后很是激動,她這一生雖說不得丈夫寵愛,兒子不親,但手握權柄多年,說一不二。
她並沒有覺得有多苦,更多的是與人斗的其樂無窮。
只是到了晚年,雖說康熙孝順,宮中的妃嬪也都討好她,她卻始終覺得不圓滿。
皇太極已經龍馭歸天多年,她對皇太極的感情與期待也早在皇太極日復一日偏愛姐姐海蘭珠之中消磨殆盡。
之後,她扶持兒子上位,與朝臣鬥智鬥勇,誰知,事情剛有轉圜,兒子就拋家舍業出家去了。
她又重走了一次扶持幼帝上位的老路,這一路走來艱辛,好在結果是好的,她也成了這大清最尊貴的女人,姐姐海蘭珠受皇太極偏寵又如何呢?如今還不是黃土一抔?
只有她,才是真正坐實了草原明珠的名號。
她說的話無人感置喙,但就是這樣的日子,她卻一日日覺得遺憾,她七十有一了,人生七十古來稀,她自知沒有多少年歲好活了。
就在她以為自己會帶著這種遺憾閉上眼睛的時候,康熙說會帶她下江南去五台山,太醫也說她的身體情況很好,南下沒有一點問題。
她真的覺得是長生天保佑她,能讓她在臨死前再見一面她的兒子,她此生無憾了。
誰知,兒子竟也牽掛著她,牽掛著這大清江山,這怎麼能不讓她動容呢?
只是,兒子以方外之人自居,不肯跟她回京,如今也只有書信往來,聊以慰藉了。
太皇太后打開信紙,裡面通篇都是問候關懷的話語,太皇太后已經略顯渾濁的眼睛濕潤了起來。
等看到,順治帝說思念母親的時候,她心如刀絞,真想不管不顧再下江南,陪伴在兒子身邊。
想到讓她們母子分離的罪魁禍首,太皇太后便有些恨恨的。
前有海蘭珠後有董鄂妃,她又想起了瑾華,她便又有些遷怒她了。
「僖皇貴妃怎麼樣了?」太皇太后問道。
「正在永壽宮休養著呢。」蘇麻喇姑現在聽到太皇太后關注瑾華就有些頭皮發麻。
那天瑾華與太皇太后的對峙,她全程在場,她是真真切切的在僖皇貴妃眼裡看到殺意的。
那樣一個厚道的人,被太皇太后逼得要威脅著對人下殺手才能自保,可見,太皇太后逼人太甚!
她有心勸太皇太后不要與瑾華為難,又有些不願,畢竟,福臨也是她親眼看著長大的孩子,他一生悽苦,想到瑾華膽敢用福臨威脅太皇太后,還敢對他起了殺心,蘇麻喇姑便很是不高興。
從前還會勸說兩句,如今已經是一言不發,只聽命行事了。
可見,人心是偏的,蘇麻喇姑時時陪伴在太皇太后身邊,她未必不知道太皇太后改變的原因,也未必不覺得瑾華無辜,但她還是選擇了漠視,甚至助紂為虐。
「你去傳話,就說本宮想喝她親手釀的杏花酒,叫永壽宮立刻送來。」
「這······之前僖皇貴妃的大宮女來慈寧宮稟報過,之前釀的酒都喝完了,僖皇貴妃有孕後,怕酒類會對孩子不好,便沒有再釀過酒了,怕是永壽宮也拿不出了。」蘇麻喇姑回道。
「這就不是你我操心的事情了,僖皇貴妃本事大著呢,她自然會拿的出來的。」太皇太后老神在在地說道。
蘇麻喇姑反應了過來,這是要折騰著瑾華做不好月子的意思了。
若太皇太后要的酒沒有,瑾華自然要現釀的,她才產子幾天?若忙忙地下床親自釀酒,身體還能好好恢復嗎?
且看太皇太后的神色,今日釀酒,明日怕是又要想個什麼名目了。
相通了,蘇麻喇姑便將上次看出永壽宮有異樣,機靈地前來報信的小太監叫了過來,如此這般地吩咐了幾句,就叫他去永壽宮傳信了。
永壽宮這邊,瑾華叫了高洋他們聚在屏風後,商量著要怎麼安置鄭宣。
高洋三人對視一眼,他跪在地上,說道:「娘娘,奴才有事,想單獨稟報。」
他們三人商量過,他們是結義兄弟的事情不能瞞著瑾華,不然,若是有一天,瑾華機緣巧合之下得知,不僅會傷了難得的主僕情分,也會使他們之間生出嫌隙。
便想著找個機會將事情與瑾華坦白了,到時候,是去是留也有個說法。
畢竟他們也擔心瑾華會忌諱他們三兄弟合力,會不會把持永壽宮。
但瑾華的為人值得他們冒險,若瑾華能相信他們,還委以重任,他們此生必不負瑾華!
今天,瑾華把他們喊來,他們也知道是商量如何安置鄭宣的事情。
便有了現在的這一出。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