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清穿溫僖貴妃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64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但事實上,後宮的嬪妃對這位太子妃並不全都是善意的。

畢竟她們雖然地位不及太子妃,但其實都算得上是太子妃的長輩,被個小輩管著,誰能樂意?

更何況,瑾華和佟淑毓明顯就是隔岸觀火,不會對太子妃施以援手的,她們自然是幾乎將不服氣一個新媳婦擺在了明面上的。

這麼幾年下來,後宮雖面上還是一片平靜安穩的模樣,其實底下暗潮洶湧。

就瑾華知道的便有好幾起互相陷害算計的戲碼。

瑾華已經不是幾十年前剛進宮那樣,對後宮的一切都有種「只緣身在此山中」的不真實感。

她如今除了將永壽宮與胤祀的住處管理得水潑不進外,對後宮的撕扯已經能淡定地喝著茶當戲看了。

畢竟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後宮的這一攤子事情,在康熙要她交給太子妃的時候,就已經與她沒有關係了。

康熙倒是有幾次看著她欲言又止,言語中很有種嘆息太子妃年紀輕,需要一個長輩看著的意味。

瑾華直接沒理她,就算太子妃需要長輩也輪不到她出面,人佟淑毓還是太子的姻親呢,那才是正兒八經的長輩,她算什麼啊。

康熙在瑾華這兒討了個沒趣,也不生氣,樂呵呵地問晚膳吃什麼,將話題岔開了。

是的,康熙不知道哪根筋搭錯了,那次親征回來後,莫名覺得他在瑾華心裡實在太過重要,當著瑾華的面說,他以後會保重自身,不讓她擔心云云。

然後就是一大堆的賞賜,之後的這幾年裡,康熙對瑾華也算得上寬容,瑾華有時候蹶康熙兩句,他也不生氣,還會寬慰瑾華幾句。

瑾華不知道,因為他一直覺得胤祀當年年紀小,能放開膽子來找他,定是瑾華全力支持的緣故。

而且,他雖然待胤祀很好,但遠沒有達到胤祀願意不顧生死為他試藥的程度。

畢竟,有個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胤礽在旁邊比著呢。

他心下認定是瑾華常常給胤祀灌輸他這個皇阿瑪英明神武,又十分寵愛胤祀的緣故。

又加上,當時是法喀不顧安危,東奔西走為他尋來神藥,他才能逃過一劫。

因著這些個原因,康熙雖然威嚴日盛,對瑾華卻一直算得上溫煦。

瑾華與胤祀一樣,沒有因為這份另眼相看而跋扈自傲,反而如從前一樣,悠閒的在永壽宮過著自己的日子。

剛開始,還有幾個嬪妃想讓她斷官司的,都被瑾華四兩撥千斤地推了,漸漸地,眾人也就明白了瑾華的意思了,除了偶爾的拜訪,眾人也都不怎麼來打擾她。

倒是佟淑毓剛開始還幫著調解了幾次,但她自從生下八格格後,就不再管事,幾次下來,也覺得煩了,就如瑾華一樣,將事情推了。

妃嬪們沒人約束,私底下鬧得更厲害了,太子妃倒是有心想管,但她畢竟只是兒媳,手伸不了那麼長。

太子妃其實是個很能幹的人,康熙給儲君選福晉,是照著未來國母的標準精挑細選的,怎麼可能會沒點手段。

奈何,她之前因為婚期延後之事,讓太子不喜,她要管理後宮,又要打理毓慶宮,還得想法子籠絡太子。

後宮又沒有指路人,她算得上是被趕鴨子上架的,又想把事情做的盡善盡美,所以,瑾華有限的幾次見到她,都能察覺她眉眼間的疲憊。

瑾華不是為難人的性子,她本身除了對太子妃的處境視而不見外,並沒有出手找過她的麻煩。

但她身為晚輩,太子又不給她撐腰,後宮的妃嬪都是人精子,她沒有壓服她們的底氣,這幾年也是肉眼可見的憔悴了起來。

加上她入宮多年只為太子添了個嫡女,太子幾乎是將對她的不喜擺在了明面上。

作者有話說:

第156章

換成二十多年前,瑾華剛入宮的時候,或許會因為看不慣這些事情而放下成見出手相助。

但如今的瑾華卻不會,甚至有時候,憶起往昔,還會對從前那個行事不夠乾脆果決的自己怒其不爭。

只是這世上一飲一啄皆有天定。

胤祀雖然很快接受了自己的新身份,與德太后也沒有深厚的母子之情,但若一開始,瑾華就對烏雅答應咄咄相逼,甚至出手置她與死地,相信胤祀也不會那麼容易就接受新的生母了吧。

等後來,胤祀在瑾華無微不至的偏愛下長大,了解了瑾華與烏雅氏之間的淵源,胤祀對瑾華只有感慨她沒有早早下手整治烏雅氏的遺憾,而不是心存芥蒂,同情可憐烏雅氏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