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葉蓁嘴硬,如何肯承認自己睡不著,調皮地從嬤嬤手中奪過一塊香酥餅,朝嬤嬤一笑。
「嬤嬤當真是年紀大了,淨說些糊塗話,什麼離閻王爺近不近,您老長命百歲,還要看明明娶妻生子呢。想見閻王爺啊,早著呢。」
方嬤嬤回頭看她,那眼神像是看自家姑娘,心痛從略帶渾濁的眼眸透出,一時之間,眸色光亮,浸滿水質。雖然才陪伴公主幾年,可早年皇城的風風雨雨,方嬤嬤一樣沒少見。她知道公主心中的痛苦,知道她從前的惦念,更知道她為何馬不停蹄令小王爺去殿前司拜謝。
為的,不過是和崔敬再也不見。
她們二人的孽緣,何去何從,她一個老嬤嬤,說不上話。然則,公主半夜不寐,言行舉止略有不同尋常,方嬤嬤瞧得難過。
「公主,哪裡的胡話,老婆子我可是不想見閻王,哪能是好事。」方嬤嬤順著往下說,努力掩蓋自己的來意。
多年主僕,這點子默契自然是有的,方嬤嬤不挑明,秦葉蓁也就裝糊塗,順方嬤嬤的話說起閻王小鬼兒,再說坊間趣事,天下奇談。
方嬤嬤小門小戶出生,知道不少尋常百姓之間流傳的故事,秦葉蓁在含光殿隨大學士念書,了解些許前朝舊聞,如此這般,主僕二人,你一言我一語,直說到三更時分。
恰巧,方嬤嬤話趕話說起坊間小娘子擇婿。
不知哪朝哪代,石塘縣有個小富之家,家中兩子兩女,兒子說親,簡簡單單,到了最小的姑娘,倒是犯難起來。小娘子自小養在閨中,不曾見過各色男子。某日家中來個翻牆而入的後生,生得面容平常,細長身材,總歸是無甚亮眼之處。
可偏生這小娘子一見鍾情,鬧著非這後生不嫁。惹得父母不父母,兄弟不兄弟。
故事說到最後,方嬤嬤嘆息,「哎,也是小娘子可憐,打小身嬌肉貴地養著,哪裡見過郎君公子,猛然見到個除了自家父兄之外的男子,竟覺得稀罕。哎,真真是可憐。她年歲小,哪裡知道天底下的男子,多了去了,面容俊美之人不少,風流才幹之人不少,痴心不悔之人也是不好。哎,壞了壞了,可巧壞在年歲小。那後生,一個翻牆的小人,哪裡值當。」
說到最後,方嬤嬤跌足嘆息。
秦葉蓁半靠在小杌子上,懶懶散散,無甚精神,得見方嬤嬤這般生氣悔恨,當然知道她所嘆息者,不僅僅是石塘縣小娘子。秦葉蓁一時無言,用手扣扣小杌子,
「嬤嬤這話在理,小娘子就是見得少,不知紅塵俗世,不知郎君千萬。」說著說著,一顆心不由地沉下去,沉入無邊回憶當中。她不再說話,而是看向窗外。
窗牖之外的弦月,金邊勾勒,斜月清輝。
情竇初開的姑娘存在心中小十年的郎君,可不是說幾句當年自己愚蠢就過得去的。
方嬤嬤見她明白幾分,不過多停留,隨意尋個由頭,說自己高興地忘了時辰,該回去睡了。
秦葉蓁明白,並未回頭,依舊望向窗外。片刻之後,金邊後顯出幾絲墨色雲彩,一點點將弦月吃掉,黑中帶金,恍若黃沙遍布,遮天蔽日。
月華清輝越發稀鬆,秦葉蓁覺出幾分寒涼。
她裹緊衣衫,赤腳下地走在青磚上。經年積累下的裂紋,絲絲印在腳底。寒意順縫隙從腳底而起。一步一頓之間,浸潤皮肉。
她走到窗戶跟下,將窗欞半關上。留下半面透風,撩動髮絲,警醒自己。
適才方嬤嬤說,一見鍾情,那是姑娘所見的郎君太少,她想,從前她看上崔敬,希望這廝能帶她逃離紫雲閣,亦是見的郎君太少,以至於將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一個虛無縹緲的去處。最終,落得什麼也不是。
那時候崔敬走遠,她恨他,恨他分明和七娘子要好,對自己無意,卻又應承下來,給她希望。
希望之後的失望,和死亡,並無二致。
她恨過,她怨過,到頭來,年生日久,成親生子,漫漫長夜,淒風苦雨,一切都消弭乾淨,留下的,不過是秦葉蓁對自己的怨恨。
屋外的涼風穿透皮肉。秋末寒霜,浸染軀殼。
怨恨,當年的愚蠢,以及今日的優柔寡斷。
她所痛恨者,全是她自己,已然與他無關。
誠如方嬤嬤所言,她讓小王爺馬不停蹄去道謝,是因不想見他,是因她不想面對如此愚蠢的自己。人皆有逃避之心,她秦葉蓁亦不能免俗。<="<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