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修真四万年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695章 褐矮星背后的舰队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 <p> </p> <p>第1695章 褐矮星背后的舰队[1/3页]</p> 距离星耀联邦的外围世界&ldquo;天环界&rdquo;更远80光年,深邃星海,未知星域,一颗褐矮星的背后。

星海浩瀚,星体无穷,光是以星耀联邦七大世界为中心,以半径100光年来画一个球体的话,囊括在这七个球体中的恒星系就超过5000个&mdash;&mdash;绝大部分都是没有灵能,也毫无生机的荒芜世界。

即便星耀联邦在过去一百年间,每年、每月、每天都在源源不断向这些荒芜世界发射无人驾驭的微型探索舰和高敏度触发式星海水雷,试图在自己周围200光年内,构筑起一道坚实的防线,至少是&ldquo;国境线&rdquo;,时至今日,亦是远远没有将这5000个荒芜世界统统填满。

5000颗恒星周围,依旧存在大量联邦尚未探测和监控到的黑暗星域,所谓&ldquo;国境线&rdquo;,完全是千疮百孔,虚无缥缈的东西,一种心理上的安慰而已。

而&ldquo;恒星&rdquo;至少是位于蜘蛛巢星的联邦最大星空监测站&ldquo;刺星斋&rdquo;,可以监控和锁定的大型天体。

褐矮星却比恒星更低一个级数。

褐矮星是构成类似恒星,但质量不够大、不足以在核心点燃聚变反应的气态天体,质量介于最小恒星与最大行星之间,所以非常黯淡,又被称为&ldquo;失败的恒星&rdquo;。

由于质量不足无法成为燃烧的恒星,也就极难释放出能够被刺星斋和联邦任何一所星空监测站感知到的灵能波动。ωWW.25shuwu.com

根据联邦的天家分析,在联邦各大世界的半径100光年范围内,极有可能存在至少3000颗褐矮星,而目前被联邦发现并命名的褐矮星还不到500颗。

依旧有2500颗褐矮星,就像是看不见的眼珠般,缓缓旋转和漂流于黑暗冰冷的未知星域中。

虽然这些褐矮星极难被100光年外的联邦探索和开发,然而在近在咫尺的距离上,他们中的一些,依旧能释放出极高的温度。

这温度既可以转化成微弱的能量,供一支长途跋涉,远道而来的舰队稍作休整;又不至于太过狂暴,干扰舰队在百年远航中高度磨损的各种法宝单元;还可以稍稍掩盖舰队在进行休整、维修、展开,以及搭建大规模阵列式星炬时,本身释放出来的灵能波动。

即便被联邦的星空监测站感知到了,亦会以为舰队不过是褐矮星的一部分。

黑风舰队已经在这颗褐矮星的同步轨道上停留整整七年了。

星海远征,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百年前黑风舰队出发时,面临最大的敌人,就是未知的星海,以及时间流逝本身。

那时候的他们,手头只有一小段残缺不全的飞星界坐标,依靠这段残缺坐标进行跳跃的话,99.99%会跳跃到某处不在星图记载上,亦看不出半点天文参数特征的未知荒芜世界,等于是陷入星海的漩涡,不消耗掉大量资源,极难再跳出来,就算跳出来,也极有可能是第二个该死的未知荒芜世界。

正好,真人类帝国在过去千年,扩张的脚步,尚未延伸到飞星界这个方向上。

于是,在前线吃了 <p>第1695章 褐矮星背后的舰队[1/3页]</p> <p> </p>', '')(' <p> </p> <p>第1695章 褐矮星背后的舰队[2/3页]</p> 败仗,丢掉了老巢,沦为&ldquo;孤军残兵&rdquo;,又不甘心被其他世界吸收、吞并的黑风舰队,就接受了这一光荣和艰巨的任务,为帝国开疆扩土,巩固大后方。

他们的任务不单单是探索和征服飞星界,还包括从星海中央的帝国本土,到飞星界之间的全部未知星域,特别是在&ldquo;旧星海帝国&rdquo;时代,那些史料和星图残卷上记载的大千世界,更是重点要寻找的&ldquo;猎物&rdquo;。

所以,黑风舰队并不急于一次超远距离星海跳跃,就跳跃到飞星界,昔日&ldquo;星孩&rdquo;释放出的坐标点。

考虑到星海跳跃的复杂性,以及灵能消耗的成本计算&mdash;&mdash;进行星海跳跃的距离每长一倍,消耗的灵能和资源数量就要提升一个平方数,作为孤军残兵,明摆着不可能从大本营得到更多补给和援军的黑风舰队,是绝对不会贸然进行超远程跳跃的。

他们选择的是一种被称为&ldquo;恒星蛙跳&rdquo;的战术,每次短途跳跃的距离不会超过100光年,通常都在10到50光年之内,每次跳跃之后都寻找到一颗最合适的恒星,一边探索恒星四周是否存在可居住行星和人类文明,一边向这颗恒星投放特殊的&ldquo;恒星炸弹&rdquo;。

以真人类帝国的神通和法宝水平,不太可能直接毁灭一颗恒星,而这种&ldquo;恒星炸弹&rdquo;的目的也不是毁灭,而是激活这颗恒星的特定区域,为他们的下一次跳跃提供灵能。

当恒星四周统统探索完毕,将所有参数和坐标都录入星图进行更新,并在当地的稳定行星附近,建立了大规模的星炬之后,就意味着今后别的舰队可以很方便来往于这些星域和帝国本土之间,也就代表这些星域都被纳入了帝国的&ldquo;版图&rdquo;。

这时候,他们往往也搜集到了足够的能量,于是就展开新的&ldquo;恒星蛙跳&rdquo;,再重复上面的过程。

所以,一百年间,停停走走,不断探索、记录和建设,直到十年前才抵达星海边陲。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