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是愛情的墳墓,尤其是封建社會的婚姻, 她絕不可能踏足。
反正這男人手藝非常不錯,口技也甚是了得,她每次都能盡興。雖比不過真刀實槍那般酣暢淋漓, 但她也滿足了。
而且這種方式還有一個好處:不用被折騰得腰痛腿軟。
只是這男人實在賴皮,見以退為進的方式不奏效, 很快便不裝了。借著近水樓台,隨時隨地勾引她,勾起她的火起卻不幫忙泄火。
莫名其妙手藝生疏了, 口技也不行了。能怎麼辦,天雷勾地火,只能接受他的真槍實彈。
不過,她只是身子骨軟,在那種事情上沒有骨氣。對於「不婚」這一點,她是非常堅決的。
她是個立場堅定的女子。打定主意的事,無人能動搖。
卻沒想到,只過了大半年,她就打臉了。
大華國極度重文,一年有四次科考,分別是春闈、夏闈、秋闈、冬闈。
春闈對應院試,合格者便是秀才,第一名稱為秀才魁首。夏闈對應鄉試,通過鄉試的便是舉人,第一名稱為解元。秋闈對應會試,通過會試的便是貢士,第一名稱為會元。
冬闈對應殿試,殿試排名與宋顏前世所在的時空不同,並非一甲三人不分名次,而是一甲只有一人,即位列第一的狀元。
也就是說,狀元的含金量比前世那個時空的更高。
而李昭宴,一年之內,連中三元一魁首,可謂前無古人。光芒之甚,無人能出其右。
此外,他只是秀才魁首時,便協助欽差大臣剷除王家惡勢力,解救萬民於水火,彼時便聲名遠揚,甚至得到天子嘉獎。
如此驚才絕艷、丰神俊朗的狀元郎,遊街打馬之際,被最受寵的小公主一眼相中。天子龍顏大悅,當即賜婚。
大華國沒有駙馬不當權之說,相反,對於寒門子弟而言,成為駙馬,意味著階級大跳躍。
多少寒門狀元都想成為駙馬,一躍成權貴,從此青雲直上,官運亨通。
而這個幾百年難得一遇的狀元郎,卻拒了天子御賜的婚事。說他祖上有遊牧民族血統,有兄死娶嫂的習俗。寡嫂為大,若要再娶,只能娶妾。而公主尊貴,斷不能為妾,無奈只能拂聖意。
面對天子的怒火,他不卑不亢,直言亡兄為國捐軀,遺書中提到要他代為照顧寡嫂,他已在亡兄墳前立誓,會一輩子照顧寡嫂,以防寡嫂改嫁受婆家責難苛待。
狀元郎言辭懇切,說不能為了權勢富貴,無視祖訓、違背誓言、愧對兄嫂。他寧願請罰,也不願娶天之驕女。
一時間,萬眾仰望的狀元郎,成為全京城茶餘飯後的談資。
有人說他重情重義,可惜太過剛直,是一條躍不了龍門的淺水魚。有人說他恃才傲物,太過清高,不想攀龍附鳳,便拿寡嫂當藉口。
關於狀元郎拒婚公主的傳言眾說紛紜,唯一統一的,只有一點:
這位新科狀元,肯定要被天子厭棄,發配邊陲之地,隨便給個九品芝麻官噹噹。
誰也沒料到,狀元郎與寡嫂大婚當日,天子親臨狀元府邸,說要看看名動京城的女夫子、令狀元郎舍公主而求之的奇女子是何模樣。
天子親臨,百官來賀,如此殊榮,連許多王公貴族都無法擁有。眾人皆道,狀元郎遇上如此明君,做夢都會笑醒。
卻不知,只有一人,能入狀元郎的夢。狀元郎的心很小,眼界也不高,夢裡夢外,他只想圍著一人轉。
「嫂嫂,謝謝你,願意救我於水火。」
大婚之夜,紅鸞帳暖,新郎官卻說出這麼一句格格不入的話。
「不,不客氣。」新娘子紅著臉,結結巴巴道。
她能怎麼辦?這男人拿她當藉口,拒了皇帝的賜婚,轉頭才對她說:
「嫂嫂既然決定終身不嫁人,可否與我假成親,將這事糊弄過去?若實在不願就算了,我去向天子說明原委,絕不牽連嫂嫂。」
而小妹李昭清和義妹小喇叭,都跑來當李昭宴的說客。
她能怎麼辦?只能趕鴨子上架唄。
好在只是假成親,不用投入過多感情,以後李昭宴想娶妻生子,她可以隨時抽身。至於現在,就讓李昭宴為她解決生理問題,各取所需吧。
如此想來,這樣的成婚,也沒什麼不好,她跟李昭宴做那種事,也不用每次偷偷摸摸,像偷情那般。
「嫂嫂如此大恩,晏無以為報,唯有以身相許。」
以身相許……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