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末,譚楨勸商憫儘快前往國都峪州,不要在邊境的運河渡口逗留,過段時間恐怕就會有大戰發生。
信中字字句句極其謙卑,甚至稱商憫「大師」,譚楨求賢若渴的心情簡直溢出紙面。任何能救譚國的人,她都能放下身段去求,更何況商憫和斂雨客關係密切。
「若亦欲雲遊,雖惜之,不敢誤君事……」
最後一句讀完。譚楨到底是怕商憫沒有長留譚國之意,只得如此寫。
商憫手指一捻,信紙崩成粉末,她道:「得給譚公寫回信才行。雖說譚公承諾馬將軍您會配合我,然而茲事體大,這件事兒單您是無法做主的。」
「到底是何事,能否告知?」馬將軍皺眉。
商憫沉默半晌,有點不知從何處講起。
首先這事兒撒不了謊,也沒法找個合適的藉口糊弄人,因為涉及到譚國兵馬調動,稍有不慎就會滿盤皆輸。
終究是要借譚國的力,值與不值,還得譚楨判斷評估,若她不幫商憫,那這事兒就做不成。
既然決心保譚,也順利聯絡上了譚楨,那麼她們今後就是盟友。盟友間可以有點各自的小心思,但那種折損彼此利益的心思最好還是不要有,凡事能談就好,若能以誠心換誠心,那便是最好的。
若談不成,那就只能另尋他路。
過了會兒,商憫組織好了措辭,挑著撿著開了個頭。
「我有個同門師弟,潛伏到了蘇歸身邊,雖然沒什麼地位,但是應該有機會獲得大燕的機密軍事情報……」
此話一聽,馬將軍這等喜怒不形於色的人物都霎時狂喜:「竟有如此好事?!」
商憫則面露難色。
馬將軍一看,轉瞬冷靜了,「有變故?」
「我和我師弟失去聯絡了,得找他接上頭才行。」商憫道。
馬將軍表情精彩紛呈,「你的意思是說你師弟在燕軍,你聯繫不上他,他的情報也傳遞不出來,要想獲得情報,就必須要在數十萬的燕軍中找到他?」
「是這樣,但是沒有那麼難找。」商憫誠實道。
「非得單獨聯絡你嗎?若是能想辦法讓他把情報投遞到譚國……」
「現在問題就卡在這裡了,我二人失散,他壓根不知道我在譚國了。不……他應該能猜到我在譚國,但是猜到不等於確認,他不能冒險。而且若沒法接頭,我二人就無法交換聯絡手段,他的情報也不能安全地傳出來。」
商憫將情況大致說完,坦白道:「我想借譚軍之力去找到我師弟,我二人會合力幫助譚國抗燕。我也知道,譚國兵力吃緊,守國已經很難了,幾乎沒有餘力,此事成不成,全憑譚公決斷。」
「譚公認為我師弟取得的情報對於逆轉大局有莫大的幫助,那就幫我二人接頭,若譚公覺得不值,我亦無話可說。」
「怎會不值?這很值,值得出點血費點事兒,前提是這個代價別大得砍到大血管上。」馬將軍苦笑,「再者,譚軍沒有能力正面對決數十萬燕軍,只能智取。」
「我正是要智取。」商憫道,「馬將軍覺得燕軍幾日能攻破隴坪?」
「若我譚國不增派援軍,短則兩日,多則五日,隴坪必破。」馬將軍道,「燕軍帶了大批攻城戰車,武器齊全,兵馬備足,譚軍就算守城不出,也撐不了多久。」
「隴坪是兵家必爭之地,蘇歸不會放棄攻城,譚國派兵增援,便是要打消耗仗了。蘇歸攻下隴坪後,會以此城為據點向運河的方向挺進,直到占據運河渡口,解糧草運送之憂,接著他就會一路攻打到峪州。」
商憫沉思道,「我有一提議。」
「譚軍不必與蘇歸死磕在隴坪,讓他占據此城又何妨?今燕軍糧草運輸全憑陸運,譚軍守好運河即可,陸上運糧,譚軍騎兵就可應對,切斷運糧線,依然可以讓燕軍疲於應付。將增援隴坪的兵力調來運河渡口,死守這裡。」
攻隴坪是為了讓燕軍在陸地挺進,攻運河是為了緩解運糧難題。
缺一不可,必須兩線並進。
哪怕蘇歸用兵如神,也不能讓手下將士餓著肚子打仗,他變不出糧食,等他的就只有敗仗。
譚軍本來就力量有限,要想守好水陸兩線根本不現實,倒不如棄一處,死守另一處。譚國本來就沒法打無傷之仗,他們一國上下要考慮的不是攻多少城,而是能守多少城。
兩軍正面對抗簡直是天方夜譚,商憫覺得譚軍最好走游擊路線,事實上他們也確實是這麼做的,時不時騷擾一下燕軍,儘量避免硬碰硬。<="<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