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擱在以前,妖出入皇宮當然不需要如此小心, 注意隱藏行跡就行。但是現在不一樣了,底層民眾不知有妖, 朝廷官員還有闔宮的宮女太監可是個個都知道。
上下惶恐,流言四起,人人自危。
這個巨大的國家在流言之下勉力運轉, 譚聞秋以皇后之名召見皇族幾位德高望重之人和朝堂重臣商討對策, 其中就有長陽君和柳懷信。
眾人一致商定對下隱瞞消息,哪怕不能一直瞞, 也得能瞞多久瞞多久。
百姓知曉, 則會民心動盪,民心動盪則社稷不穩。倘若大燕倒了,依附大燕尊享榮華的宗室成員和貴族世家會有何等下場?
至於是否告知眾多諸侯國,眾人另有一番爭論。
譚聞秋心裡清楚, 這消息在眾諸侯那裡根本瞞不了多久,或者說,這根本就是瞞不住的。
各個諸侯國在宿陽的情報網從何而來?僅僅是依靠安插在各處的大小細作輸送情報嗎?並非全然如此。
就算把大小細作全部揪出,還有人的嘴是堵不上的。各國聯姻已成常態, 皇帝的後宮裡面就有來自各個諸侯國的妃嬪,這些妃嬪在各自的國家都有父母親族。
眾多大臣也有諸侯國出身入宿陽為官的, 大臣的親眷也有他國人。
既有母國和親族,便會有立場偏向,如此大事,他們怎麼可能不向自己的故國傳遞消息?
若不將壽宴上的事情傳遞至各諸侯王,便會顯得宿陽這邊心中有鬼,有意隱瞞。
如此,那些狼子野心的諸侯王,就更有藉口打著清君側的名義派出兵馬了。
商憫得到假寐術後,一直以來緊繃的精神得到了充分的休息,略微遲滯的大腦再次加速運轉。
在前往柳府的間隙,她飛速地將這幾日宿陽的民間、朝堂,以及大燕宗室的反應和應對之策在腦子裡過了一遍。
百姓無知,除皇帝駕崩的大事引起議論外倒還好,是以一如既往,只是又要服國喪了。
朝堂大臣與大燕宗室站在一條線上,對策是下瞞百姓、上穩諸侯,對內搜查妖邪,力求保住大燕江山和自身的榮華富貴。
商憫剛一整理好思路,便發現了需要格外關注的點——妖族的應對。
譚聞秋不願捨棄自己的身份,這是一定的。她輸了一籌,更加小心謹慎,可是這不代表她會在後續的應對中軟弱龜縮。
所以譚聞秋調離了胡千面塗玉安師徒,在白小滿背上貼了感知方位的鱗片,還增強了保密意識,不讓地位低的小妖知道不該知道的事情。
商憫有理由相信胡千面和塗玉安背上也貼了譚聞秋的鱗片,幸好她曾囑咐斂雨客遠遠觀察胡塗二妖,別出手。
往白小滿身上貼鱗片,除了保護安全外,恐怕也有想利用他釣魚的心思,要是斂雨客像襲擊小蠻那樣來襲擊白小滿,譚聞秋就能知道。
若她能第一時間覺察,一來可以及時救援,二來,可以知曉斂雨客動向。
「譚聞秋想親自對付斂雨客?」
商憫得出推測,輕吸了一口氣。
斂雨客的存在,實在讓譚聞秋如鯁在喉如芒刺背。
行蹤不定,實力強大,實乃勁敵。
盜蠱的是斂雨客,給皇帝餵蠱的是子鄴,這是譚聞秋通過審問得出的結論,也是商憫和子鄴料定的她會得出的結論。
商憫代入譚聞秋的角度思考,結合自己知道的妖的情報,想像如果她是譚聞秋,會怎麼做,又會如何安排手下妖的動向,舍誰保誰,如何誘使斂雨客暴露行跡。
若要舍,先舍小妖。
可是小妖分量不夠,斂雨客不一定會向他們動手。如果小妖分量不夠,那就要換一個足夠大的餌。
木成舟會煉丹,有大用,不可舍。謝擎任守門大將職位,不可舍。苟忘凡乃當朝太尉,身份貴重,在軍中威望極強,若不慎暴露妖族身份會給大燕帶來致命重創,絕對不可舍。
剩下的高位大妖,還有一個白珠兒。
白珠兒會煉蠱,對譚聞秋有大用,理論上也是不可捨棄的。
可是,白珠兒的存在已是明牌。
斂雨客既然能從岐黃院盜走蝕心蠱,就說明他知道這兒有問題,不需要太多思考就能得出院首白珠兒也有問題的推論。<="<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