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憫這兩天跟他打過一次,知道他人確實挺靠譜的,不然也不會被馬將軍選中成為隨行軍師。
「龐大人,此行有勞了。」她客氣道。
「勞的不是我,我與眾多將士頂多只有奔波之苦,連用計都免了,該是有勞您才對。」龐峻道,「大人請上馬,我們這就出發。」
隨行的將士立刻將馬匹牽到近處,商憫麻利地翻身上馬。她身上披著一件斗篷,拉下兜帽既可以遮面又可以防風沙。
在譚軍軍營時,商憫以易容的面孔出現在人前,此時她兜帽下的臉已經恢復了原本的面貌,她又是武國大公主商憫了。
「駕!」
御馬之聲陸續響起。
譚國輕騎將商憫包圍在中間保護著,如離弦之箭般衝出了運河渡口的軍營。河道兩旁的綠洲離他們越來越遠,渡口的城樓和烽火台也漸漸遙望不見。
生命的痕跡似乎遠去了。
商憫看向前路,那邊只有望不到盡頭的黃土和刮人的風沙。
……
蘇歸親自攻打渡口,隴坪自然不能無大將鎮守。
守城大將名袁遙,算得上蘇歸手下數得著的人物。
渡口之戰其實準備頗為著急,因為蘇歸看出譚軍有棄城而保渡口之意,擔心繼續拖下去渡口會集結更多譚軍,屆時燕軍便會久攻不下,於戰局大大不妙。
是以剛攻下隴坪,將士們沒能休整太多時間便奔赴下一場戰役了,留守隴坪的這一批燕軍可以在守城的同時休養生息,緩解連日奔波之苦和攻城之戰的疲憊。
蘇歸帶走一批主力軍,這批主力軍應該夠攻下運河渡口,若是不夠,袁遙便要指揮隴坪修整完畢的燕軍及時增援。
渡口與隴坪相聚不遠,全速趕路只需一晝夜便能到達。
留袁遙守隴坪,蘇歸很是放心。
袁遙手下守城之兵不算少,稱得上兵力充足,他也很放心。
譚軍剛在隴坪潰敗,渡口之戰又要開始,應當不會有敵軍在這個點上攻打隴坪,有這個兵力,不如去馳援鎮守渡口的譚軍。
蘇歸是如此判斷的,袁遙這等老將也是如此想的。
可是他萬萬沒料到,蘇歸今晨剛走,到了夜間,城牆上瞭望警戒的斥候便匆忙來報,說似有譚軍來襲。
袁遙的第一反應是壞了,譚國憋了個大招,大燕難道是中了譚國的調虎離山之計?可是仔細一想譚國稀薄的人口又覺得不大可能。
攻打隴坪也是需要兵力支撐的,你譚國上哪憑空變出來一批兵來攻城?
「對面有多少人?」
斥候來得急,說不清。
袁遙只得吩咐:「再探再報。」
此話剛一出口,第二個瞭望的斥候便趕來了,他道:「稟將軍,是一支騎兵,天黑看不清,但是能看出人數甚少,應當不是來攻城的。」
緊接著第三個斥候匆匆而至,跟著道:「將軍,是譚國的人派使者和談了!」
袁遙眉頭大皺,斬釘截鐵:「絕不可能是和談!」
那斥候回稟:「譚軍吹號者,號聲三長三短,屬下絕對沒有聽錯。」
按照各個諸侯國之間慣例,吹出三聲長長的號聲確實是在通知對方要派使團來了,之後再吹出短短的三聲號聲,則是在表明這場談判是奔著求和來的。
袁遙冷笑:「如果是誠心求和,何必等大將軍帶兵遠去再來?求和必定是假。除非譚軍投降不再反抗,否則求和都是假的,他們大概是想使計,讓大將軍停下攻打渡口。」
可即便如此,對方派來了使者,不可不理會。
袁遙只得戴上頭盔拿上佩劍,登上城樓,俯視城樓下的點點火光,這火光微弱得宛如黑夜裡的螢火蟲,好像稍不注意便會被夜色吞噬。
來的人的確少,稀稀拉拉的譚軍騎兵舉著火把,仰頭望著城樓上的袁遙。
隴坪的城牆上,燕軍弓箭手已經調整好了射擊的角度,但是譚軍的距離拿捏得極好,正好處於弓箭射程之外。
「來者何人?」袁遙運氣朝下方朗聲道。
此時龐峻出列,留商憫在騎兵隊中,獨身一人騎馬奔至城下。<="<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