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天命在我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513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他覺得那些像象兵之所以會叛變,是因為有一隻成了精的象妖在指揮著它們。象兵如果不能發揮作用,反而會成為翟國攻打大燕的助力,那麼大燕就相當於自斷一臂,失去了最大的依仗。

大象雖然能吃,但是在攻城、攀爬城牆、衝鋒以及在運輸糧草方面都發揮著巨大的作用,現在這些優勢全都要不見了。

姬麟早就料到會有這一天,因為他知道大象的象甲已經不能抵擋武國的新式火器,傳回來的情報觸目驚心。

大象那麼大的東西,只會成為明顯的靶子。但是他沒想到給大燕的象徵帶來毀滅性打擊的居然不是武國,而是翟國。

大燕真的已經到了強弩之末了……

開戰以來,姬麟使出渾身解數,聚集了百萬兵馬,現在這些兵馬已經消耗大半。

而剩下的這些兵馬,更是要抵抗多國聯軍分散在大燕各處,在翟國影響那一場大勝之後,他手頭能夠指揮得動的兵馬只剩下十多萬……

十多萬……

就算再怎麼消耗,也只是在苟延殘喘罷了,氣數已盡……氣數已盡……

另一份戰報上,趙國和鄭國合圍宋國軍,他們暫時沒有抽出手來對付大燕。

而詭異的就是趙國突然放緩了對宋國的攻勢,與此同時,卻有一則謠言在宋國中流傳,流言愈演愈烈,還跨到了前線交戰的宋國軍中……流言說,宋王早已被妖黨控制,主持發兵攻打大燕,是為了報復人族。

這還沒完,鄭國那邊也有情況。

鄭王鄭瀟突然離世,疑似被人暗害,而鄭國上下對此三緘其口,過了一段時間才突然宣布——鄭王死於妖黨的謀害!

緊接著,一個不知道從哪個犄角旮旯裡面冒出來的十九公子鄭留登上了鄭王之位了。

此人登上鄭王之位的方式也非常奇怪,首先在前線軍中被擁立,然後兵馬大元帥兼護國將軍彭文思一張奏摺發回渠陽,公開對鄭國朝臣宣布,她要奉鄭留為鄭王。

原本討論新王人選討論得熱火朝天的鄭國朝臣一下子偃旗息鼓了。

鄭國宗室對這件事情非常有意見,中國的朝堂眾臣也是摸不著頭腦,接著他們開始指責彭文思有謀逆的嫌疑,擁立新君是為了行挾天子令諸侯之舉。

還有些人以懷柔之策道:「應當將十九公子鄭留送回渠陽繼位。」

至於這位十九公子回到了都城之後到底能不能繼位,又或者能不能在權力傾軋中活下來,這都是不確定的。

面對眾多朝臣的指責,前線鄭國軍穩如泰山。

彭文思道:「正因為渠陽暗藏妖黨,所以鄭王才會被無故謀害,新王在鄭國軍中,當由我等護佑,不誅殺天下妖黨,人族永無寧日!爾等若以謀逆為名不為我軍供給糧草,便是與妖孽同黨!」

一出出好戲接連上演,亂象頻出。

而在如此亂象中,武王竟然發來了一封親筆國書,直接對十九公子鄭留道喜,恭喜他繼任鄭王之位。

一石激起千層浪!

這可是武王,公認的天命所歸,使黑蛟從我國退卻的人,她公開聲援鄭留,此舉非比尋常。

而在眾人譁然之際,武國大軍已然南下,跨越梁國疆土,近乎毫無阻礙地進入了大燕疆土。

而本該負責阻擊武國軍隊的袁遙卻以糧草不夠為由率軍折返,同時要回援姬麟所率的部隊。

他這麼一撤,武國軍隊簡直長驅直入,不費摧毀之力就已經進入了大燕腹地。

而他們在行進的時候,一路上不僅不劫掠百姓,甚至還給無糧可吃的百姓分發糧食,雖然分發糧食的數量畢竟少,但此舉依然贏得了大批的民心,和之前大燕強征糧食的舉動形成了鮮明對比。

一封又一封戰報被姬麟過目。

他早已心生怯意,想要逃走,可是無路可逃。

西北和東北分別是譚國軍和武國軍,東南是鄭國軍,西南是趙國軍和翟國軍,正南方是宋國。

他被包圍了。

就連那些只有幾十萬人口的小國,此時竟然也敢分一杯羹,派出小几萬的軍隊加入了戰場。<="<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