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三國]謀士不可以登基嗎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42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喬琰也是這麼覺得的。

她雖然不像是皇甫嵩一樣在戰鬥經驗上如此豐富,卻到底是站在後世的眼光來看的,將歷史上的攻城戰套用在此地的情形下做出個排除法便是了。

下曲陽為彰顯其規格,被設置出了遠比尋常縣城要厚實的城牆,如李自成那等士卒來回奔逃挖牆磚、最後推倒城牆的流氓打法顯然不可取。

皇甫嵩的士卒不足,什麼圍而攻之、圍三闕一的理論也都派不上用場。

唯獨剩下的就是誘敵或者裡應外合。

這兩種法子喬琰都有些想法,但等他們回返到後行兵卒紮起的軍營里的時候,皇甫嵩這位主帥已經做出了決斷。

著人入城裡應外合!

「其實誘敵也有可操作性,不過稍微危險了些。」

皇甫嵩雖未避著喬琰商討這番行動,但她很自覺地在此時站到了後排,跟系統嘮嗑道,「倘若有一人城下求見張寶,聲稱大賢良師惡疾突發身故,如今暫秘不發喪,請張寶發兵求援,他說不準是會信的。」

「但倘若他們兄弟之間有什麼彼此聯繫的暗號,就騙不過去了。此等不可萬全的法子還是不能用。」

也不知道系統是不是近來對她有一種近乎盲目的自信,當即就回:【你去的話應該可以騙過去

。】

「……」那倒也不必。

她如今的確想趁著冀州黃巾主力與漢軍的對峙再刷上一波聲望,卻不代表她要再來那麼一出走鋼索的危險操作。

就算她深知富貴險中求的道理,也沒打算是用的這樣的方式。

皇甫嵩已經在上首繼續說了下去。

他要將人送到城內,用的法子與喬琰此前的有些相似——

投賊。

喬琰一邊聽著系統嘀咕著【皇甫嵩難保就是受到了你的影響才做出這想法,不知道能不能給你結算些謀士點。一邊又聽到上首的皇甫嵩說道:「此事可有人願意去?」

這不是個簡單的差事。

在攻城戰中,於城內臥底之人大多需要承擔起打開城門,擊殺城頭敵方兵卒的任務,而倘若被發現,和攻城的第一梯隊相比,死亡率只高不低。

皇甫嵩這話等同於是個敢死隊的徵集。

但隨同他而來的那些個邊關將士里,將生死置之度外的絕不在少數,能被他傳喚進軍帳之中的更是其中的精英,當即便有此起彼伏的主動應徵之人。

皇甫嵩心中安定不少,卻忽聽一道稚嫩不少的聲音夾雜在這些請戰之聲間,因有些格格不入而聽得格外清楚。

也正因為她這句話,讓這軍帳內忽然陷入了安靜。

「我倒是覺得,他們不能去。」

他循聲朝著喬琰看來。

「何故?」皇甫嵩知道她不會隨意得出這樣的判斷,面上並未露出被人打斷的不虞來。

「出身行伍之人,身上有些與旁人不同的特質。」喬琰的目光在軍帳中的其他人身上掠過,回以了一個微笑,「尤其是諸位將軍統領皆有殺敵累累的戰績,因而能在整裝列隊間震懾胡虜,有此特質之人彼此看去或許早已習慣,可在琰看來,卻與常人差別太大。」

她這話說出來,方才還有些不滿於她開口打斷的老兵都平和下來了神情。

這可是一句實打實的誇獎。

當兵的和當匪的就是有這本質區別。

喬琰繼續說道:「皇甫將軍覺得,什麼人會選擇投靠黃巾?」

皇甫嵩並非沒有思考過這個問題,在他被敕封為左中郎將領兵而出的時候他便反覆沉吟,為何此前都沒被人放在心上,甚至被各地官府當做醫者的太平道,會在一夕之間造成今日的局面。

答案或許簡單的有些殘酷,活不下去的人自然就要投靠過去了。

但這個答案他不能就這麼直白地說出來,頂多便是回以「流民」二字。

喬琰沒有跟他在這個問題上深入辯駁的意思,只是繼續說道:

「便按將軍說的流民來看,流民大多難有飽餐,當此之時面容枯槁消瘦,可軍隊飲食中多用肉食,以保作戰與行軍消耗,面貌上也與平民不同。這是另一處不妥當的地方。不過好在,還有一種人也有可能會加入黃巾,也正好在此行軍中。」

「你是說……遊俠?」皇甫嵩靈光一閃,當即意識到了誠如喬琰所說還有一批更加合適的人。

喬琰道:「遊俠之中有一部分正如將軍此前所見,為解長社之圍來投,更是不懼奔襲之勞,與將軍一道兵出冀州,但想來還會有一些,覺得這大漢沉疴難救,不如與黃巾一道聯手作戰,以為這正是搏天下清平之法,是極有可能投了黃巾去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