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三國]謀士不可以登基嗎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60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要不是他們眼看著張梁居然就跟著在漢軍的隊伍之中,他們幾乎要懷疑這種投敵只是被漢軍胡扯出來的。

這些及時反應到動靜不對,起身迎敵的黃巾士卒一時之間都不知道,他們到底是應該直接跟著主帥一道倒戈了算了,還是繼續為了他們那扶持黃天上位的願景。

但在人數更占優勢的漢軍面前,他們其實也沒有這個選擇的餘地。

好在曲周城中像是廣宗城裡那樣的狂熱信徒並沒有那麼多,在這冀州大地上又一次迎來白晝的時候,城裡就已經不再有刀兵相交之聲了。

只不過隨即而來的就是個格外嚴肅的問題。

黃巾俘虜的數量已經多到了一定的程度。

一方面來說,黃巾可平是一件好事,可另一方面來說……

「若是這些人再度扶持另外一個首領,在我等回朝之後再次掀起反叛該當如何?」盧植問道。

朱儁提出的那個「有利為賊,無利乞降,國法安在」,要將黃巾賊寇盡數誅殺的想法,在盧植看來還是稍顯殘忍了一些,但若是不殺,又實在容易引發隱患。

如今的大漢王朝在連年的天災面前已經處在風雨飄搖的狀態,偏偏無論是天子、百官、世家、閹宦、外戚都還在著眼於權力爭奪。

盧植看在眼裡,心中悽然,也知道在眼下的局面中,倘若只發作過這麼一次,局勢還有挽回的餘地,但若是一次又一次地復發,只怕會將大漢直接推入四分五裂的深淵。

「所以要先讓太平道這東西徹底走下神壇,不能作為一種被人高高捧起的東西。」

盧植循聲回望,就看到喬琰和皇甫嵩一道朝著他走來,開口之人正是喬琰。

見盧植對她這話露出了頗感興趣的意思,喬琰繼續說道:「我此前和皇甫將軍說過一句話,我說一個死了的張角必然作為精神標杆,活在其餘僥倖存活的黃巾心中,活著的張角還有些從中操作的餘地,讓他那仙人形象破滅,好在皇甫將軍並未覺得我此話幼稚,也成功與盧公一道捉住了活著的張角。」

「誰若真將你當做幼稚孩童,那才當真是個不知事的。」盧植搖頭感慨道,「你且說說吧,有什麼想法。」

喬琰拱手,「我想請盧公與我一道去見一見張角,也見證一場賭約。」

----------------

盧植並沒有對喬琰的這個建議提出異議。

反正如今冀州的戰況要上表天子,混亂的局面要徹底平定下來還需要從朝中派出對應的官員,這些都還需要些時間。

而黃巾俘虜暫時靠著冀州的存糧也還養得起,那麼也不妨死馬當活馬醫,看看喬琰到底有什麼辦法。

這個被他和皇甫嵩都寄予厚望的孩子,尤其讓他覺得未來必定不可限量的,是她在接連取得了這些勝果之後,也絲毫沒有在言行之間表現出驕傲自負的情緒。

他只看到這孩子跟程立一道,時不時便跑去找張梁和曲周城中的黃巾聊天,像是想要通過了解對方而獲得處理黃巾的法子。

三人一道進了曲周城中的地牢之內。

為防軍營的防禦還不夠完善,在占據了曲周城後,除了城外的軍營依然留了一半人手後,其餘人都駐紮在曲周城中,張角也被從囚車挪移到了這裡。

這位大賢良師在囚車中不改清傲之態,在地牢中也同樣有種,或許也可以稱之為名士風骨的東西。

喬琰抬手示意盧植和皇甫嵩切勿靠近,而是自己朝著張角走了過去。

她並未掩飾自己的腳步聲,也就自然讓張角清楚地聽到了她的靠近。

在抬起頭來看清來人是誰的時候,張角眼中並未露出意外之色。

他那弟弟張梁雖然是個投降之將,也有貢獻出曲周,讓黃巾上層正式土崩瓦解的貢獻,但他的身份決定了他暫時不可能擁有自由行動的權利,所以也被關在地牢之中,也便正在張角的隔壁。

前幾日喬琰找上張梁聊天的時候,張角閉目養神之中也稍有所聽聞。

這是個在他看來有些奇怪的孩子。

只是這一次她並不是來找張梁的,而是來找他的。

因為她在掠過了張梁的囚牢後繼續往前,直到停在了他的面前。

張角沒有問詢對方為何要來此的意思,喬琰也沒有當即開口,以至於這囚牢之中一時之間陷入了好一陣的沉寂。

張梁在另一頭都想問現在這算是個什麼情況的時候,才聽到喬琰對著他大哥說道:「我父亡于波才之手,我母受卜己驅兵所害,而我險死還生,立誓必除黃巾二賊。今日所見,卻不算夙願達成。」<="<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