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女能於亂軍之中找尋破綻,可見智謀不淺,又有暫代盧子干為軍中統帥,可見有協調管理之能。」袁隗又道。
見劉協還是沒有露出任何否定的意思,他順勢說了下去,「皇子辯今年一十又一,而喬氏女年正十歲,何妨以其忠孝封其為皇子妃,三年孝期一滿,正可完婚,以其資質必能輔佐皇子辯立身就學,為陛下分憂解難。」
「喬琰之祖父更是為大漢殫精竭慮、克己忠心之人,這也未嘗不是對其的嘉獎。要知喬公祖二子已歿,除卻陛下,誰又能替他將弱女遺孤撫養長大?」
「既不可封侯,便不若考慮臣所言這兩全其美之策。」
袁隗這話說完,在這朝會之中隱約傳來了不少應和之聲,唯獨在上首的劉宏並未開口。
袁隗小心地朝著他看了一眼,發覺他並未露出什麼不虞之色,只覺自己提出的建議大抵不錯。
可他又哪裡知道,劉宏表面上未曾露出任何異樣的神情,心中卻是一片翻騰。
袁隗!袁隗這混帳玩意,居然一個建議踩中了他的三個禁忌。
立喬琰為皇子辯的皇子妃,聽起來好像是個不錯的主意。
但若是數年前,劉宏或許還會覺得尚可,如今卻不會。
劉辯年已十一,劉宏本對其寄予眾望,卻發覺他在行事作風上頗為懦弱猶豫,根本不像是他的孩兒,反倒是劉協更得他的寵愛,但袁隗這話中卻儼然揣測錯了他的喜好,竟以為他更屬意劉辯。
雖然不可廢長立幼乃是大漢的慣例,但劉宏此人叛逆也不是一次兩次了,又哪裡會在乎這個。
若是讓喬琰為劉辯的皇子妃,以她在黃巾之亂中展現出的本事,足可以讓劉辯穩坐太子位,這就和劉宏的心中偏好大有不同了。
此為第一禁。
而事實上,就算是讓喬琰做劉協的皇子妃,劉宏也是絕不會同意的。
數代之前的鄧綏鄧太后,雖名為太后,卻在臨朝稱制之中二度廢立,大權幾乎完全掌握在她的手中,雖然政事清明,但也正是在她的影響下,隨後的竇太后才有亂權攝政的意願,劉宏自己便險遭其害,又哪裡會讓自己的子孫後嗣面對這樣的情況。
兗州黃巾為喬琰玩弄於鼓掌,冀州張氏三兄弟也沒能逃過她的算計,此等心性再如何加上一層忠義之名,也不免讓劉宏生出了幾分忌憚之心。
他便尤其不能讓她成為未來的皇后。
而第三……
他的目光狀似無意,卻實則在底下的袁隗和何進之間來回逡巡了一圈。
他既然對劉辯失去了幾分寵愛,便自然也遷怒於何皇后和何進,但他還需要依靠外戚來平衡局面,也就自然有了他這冊封何進為大將軍為慎侯的舉動。
但顯然這一個慎字根本沒讓何進在大權在握的時候行事謹慎!
反而在他開府之後,儼然一派洛陽城中第一人的架勢!
劉宏在舉動上,不僅沒指責他還多有嘉獎,卻也未嘗沒有將這個情況看在眼裡。
袁隗的侄子袁本初投效在何進的門下他也知道得很清楚。
現在耳聞袁隗這個自以為出色的建議,他卻只覺這正是汝南袁氏對何進的示好。
這也更是他所不能容
忍的!
當然袁隗猜測的其實也沒錯。
他的確沒有想好對喬琰的封賞,也的確在猶豫到底要不要打破祖先慣例,將那個鄉侯的位置封賞下去。
不過袁隗沒有讓他收回那個樂平鄉侯的想法,卻讓他往另一個方向下了決心。
什麼不能封侯?憑什麼不能封侯?
他好不容易讓世家外戚和宦官互相制衡,結果其中兩方居然在他的眼皮子底下勾勾搭搭,那還不如讓喬琰為侯,用此女之忠孝來為他做些事!
只是還沒等他開口,忽然有小黃門倉促來報,冀州又來了緊急軍報。
劉宏按捺下了勃發的心思,先一把接過了這火漆封口的軍報,將其中由盧植寫就的書信逐字逐句地看了過去。
他本還有些擔心急報中是個壞消息,卻在看清其中內容後,目光一點點亮了起來。
他此前總嫌棄盧植這人好一派老學究說教的脾性,現下卻只覺對方這信著實送來得恰到好處!
他剛看到末尾便已拍案而起。
這聲響鏗然,與他此刻反骨一起的決斷之心同樣凜然!<="<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